維米爾的“野心” | 拾書所

維米爾的“野心”

$ 512 元 原價 588
維米爾是17世紀荷蘭僅次於倫勃朗的重要畫家,憑借帶有神秘詩意的畫作而聲名遠揚,他的創作數量不多,卻精細異常,相關解讀一直是西方藝術史研究的熱點之一。阿拉斯借助各方材料還原了維米爾在代爾夫特的生活與創作環境,通過分析畫面逐步揭示出畫家隱藏其中的種種設計:安插畫中畫、調整鏡面反射、改造地圖、利用光線變化、在人物與觀者間製造障礙等,展現維米爾如何用各種熟悉物象建構出有私密感的視覺迷宮。全書含6個章節、3篇附錄,53幅彩插;阿拉斯將帶領我們進入每一處細節表現,理解畫面中的寓言、現實與信仰,由此“回到”17世紀的代爾夫特,看到一個小鎮畫家宏大的藝術"野心"。



[法]達尼埃爾·阿拉斯(Daniel Arasse),1944年生於阿爾及爾,2003年卒于巴黎,是西方當代著名的藝術史家。早年就讀於法國高等師範學院,后曾為羅馬法國學院成員,並擔任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研究部歷史及藝術理論中心主任。阿拉斯的研究以繪畫為主,特別是意大利16世紀和17世紀的藝術作品;此外,他也關注17世紀的荷蘭畫派及18世紀的法國繪畫,並在晚年展開對於西方當代藝術的研究。著作包括《細節:為了建立一部靠近繪畫的歷史》《矯飾主義的文藝復興》《萊奧納多·達·芬奇:世界的節奏》《意大利的天使報喜圖》《安塞姆·基弗》《我們什麼也沒看見》《繪畫史事》《拉斐爾的異象靈見》等。

劉爽,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講師,美術學博士,主要從事“東西方藝術交流(15—18世紀)”“跨文化美術史”的研究工作。2016年曾作為訪問學者,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à di Bologna)深造,並於2019—2020年作為中央美術學院、博洛尼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再赴意大利進行深入研究。近年研究主要集中於歐亞大陸間的海上藝術交流。發表《圓形圖像與世界視野——博洛尼亞聖雅各伯聖殿洛倫佐·科斯塔壁畫新解》《“七丘之城”:從里斯本、果阿到澳門——跨文化視野下15—18世紀羅馬“聖城”景觀在歐亞大陸的複製與改寫》等。

鄭伊看,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講師,博士。2018年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藝術史與藝術理論研究中心,獲博士學位;201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獲博士學位。曾赴哈佛大學意大利文藝復興研究中心和海德堡跨文化研究中心進行訪問交流。近年來主要從事中世紀和文藝復興藝術史研究,13—18世紀中國與歐洲跨文化藝術史研究。已出版專著《來者是誰——13—14世紀歐洲藝術中的東方人形象》(2023)。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