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通意會:歷史研究中的虛證 | 拾書所

心通意會:歷史研究中的虛證

$ 421 元 原價 534
歷史研究是歷史學者的心智活動,所憑借者雖是“實”的史料,研究過程卻不能沒有“虛”的功夫。“歷史”並非有了史料便可“不證自明”,主觀的認識因素須參與其間。歷史學者應在研究中明確基本學術思想,詳盡而又嚴謹地展開論證過程,有立論,有駁論,有推理,有臆斷,有演繹,有歸納,有想象,有虛構,有假設,有創製,有關聯性思考,有研究性結論,有時甚至需要陳寅恪所說的“神遊冥想”和“心通意會”。歷史研究中的虛實關係有如范縝在《神滅論》中闡釋的形神關係,兩相附麗,缺一不可。……從方法論立場看,所謂“虛證”不是捕風捉影,不是憑空捏造,不是添字解經,而是梁啟超筆下與“實驗”對應的“冥證”,是指歷史研究中複雜的運思與抽象證明過程。



楊天宏,歷史學博士,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學科領域跨越政治、法律、宗教、外交,成果豐碩。已出版學術著作9部,譯著2部,發表論文120余篇,其中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發表32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1項,國家社科基金年度課題3項。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4次。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