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的天災 | 拾書所

查士丁尼的天災

$ 376 元 原價 432
查士丁尼一世是古典時代晚期最後一位被冠以“大帝”稱號的東羅馬皇帝,他和他那一代能臣武將又被稱為“最後的羅馬人”。他出身邊陲行省伊利里亞的一個窮苦農民家庭,卻倚靠叔父的從軍背景,早早進入了君士坦丁堡的權利中樞,四十歲便加冕成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充實了帝國的國庫,拔擢了兩位不世出的軍事天才:百戰名將貝利薩留和宦官將軍納爾賽斯,花了二十年的時間,蕩平了割據北非的汪達爾人,摧毀了佔據羅馬發源地意大利的東哥特王國,最終收復了帝國的舊都——永恆之城羅馬;他在尼卡暴動中被焚毀的舊教堂廢墟上,建起了一座人類建築史上奇跡——聖索菲亞大教堂;他發布赦令,任命了一眾法學家,編纂出一部羅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大陸法系的基石……以上成就中的任何一項,都足以使一位帝王名垂青史,而查士丁尼卻在有生之年將它們全數實現。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有什麼理由不能實現羅馬帝國的復興呢?

事實上,理由有很多。而其中最觸目驚心的一個,便是發源自非洲的鼠疫桿菌。當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生物體,與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碰撞時,其結果便是一場橫掃整個地中海世界的大瘟疫。在付出了2500萬具屍首的代價、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內的幾十座繁榮富庶的都市化為鬼城之後,羅馬,乃至整個世界的歷史軌跡都被不可逆轉地改變了。“最後的羅馬人”的雄心、才智與夢想,在歷史與自然的風暴的面前,竟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威廉·羅森(William Rosen),擔任麥克米倫與西蒙出版社資深主編30年,出版過包括本書在內的多部著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