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是調整民事法律關係的根本大法。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民法典,意義重大。楊立新教授參與了民法典的起草工作,他帶領研究團隊對民法典開展了深入的研究,編撰了這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釋義與案例評註叢書》。通過條文釋義和案例評註的方式,闡釋民法典各個條文的深刻含義,有助於讀者理解民法典的條文,掌握適用的要求,全面掌握民法典的要點,為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理論研究人員和社會大眾提供了參考與註解。
該叢書第二版進行了全面的修訂:增加了相關司法解釋,豐富了法條的釋義內容。民法典已經實施近三年,實踐中積累了一些適用民法典的新案例,這次改版調整、更換了部分案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民法典的條文內容。
楊立新,男,1952年1月出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世界侵權法學會主席、東亞侵權法學會理事長,國家法官學院、國家檢察官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等20余所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1975年至1989年在吉林省通化市中級人民法院任審判員、副庭長、副院長、常務副院長;1990年至1992年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審判員、婚姻家庭合議庭負責人;1993年至1994年任煙台大學法學院副教授;1995年至2000年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民事行政檢察廳廳長;2001年至今,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任現職。兼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專家委員會立法專家,參與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十余部法律的起草和修訂工作。2015年以來,全程參與民法典編纂工作,參加了民法典總則和分則各編的起草工作。研究領域為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人格權法、物權法、債法、婚姻家庭法和繼承法,著作有民法專著、民法教材、其他民法讀物100余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民法論文500余篇。
該叢書第二版進行了全面的修訂:增加了相關司法解釋,豐富了法條的釋義內容。民法典已經實施近三年,實踐中積累了一些適用民法典的新案例,這次改版調整、更換了部分案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民法典的條文內容。
楊立新,男,1952年1月出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世界侵權法學會主席、東亞侵權法學會理事長,國家法官學院、國家檢察官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等20余所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1975年至1989年在吉林省通化市中級人民法院任審判員、副庭長、副院長、常務副院長;1990年至1992年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審判員、婚姻家庭合議庭負責人;1993年至1994年任煙台大學法學院副教授;1995年至2000年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民事行政檢察廳廳長;2001年至今,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任現職。兼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專家委員會立法專家,參與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十余部法律的起草和修訂工作。2015年以來,全程參與民法典編纂工作,參加了民法典總則和分則各編的起草工作。研究領域為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人格權法、物權法、債法、婚姻家庭法和繼承法,著作有民法專著、民法教材、其他民法讀物100余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民法論文5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