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峴港‧會安‧美山聖地 (電子書) | 拾書所

越南─峴港‧會安‧美山聖地 (電子書)

$ 40 元 原價 40
位於中越門戶的峴港,是全越南第4大都市,面積942平方公里,擁有68萬人口。韓江(S?ng H?n)流經市區的東邊,自從會安淤積之後,峴港便成為19世紀時越南中部最重要的港口。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1858年法國和西班牙攻打越南中部時,便以峴港為主要入口;1965年美軍第一部隊亦在此登陸,於法軍撤退後,它成為美軍的重要基地。 越戰期間隨著美軍的到來,峴港也因之繁榮,成為僅次於胡志明市的南越第2大城;1975年解放以後,北越政府禁止資本主義式的夜生活,峴港的繁榮成為昔日黃花;不過近年來的改革開放,峴港似乎又重拾舊日的風采。 峴港市區景點較少,來到這裡除了占婆博物館及距市區8公里的五行山外,不妨到位於韓江畔的韓市場(Ch? H?n) 逛逛, 看看峴港人的日常生活,還可順道嘗嘗中部特產──造型可愛的夫妻糕! 位於秋盤河(S?ng Thu B?n)的北面,詩情畫意的會安古鎮,是16~18世紀時東南亞最重要的國際港之一,當時稱之為海埔(H?i Ph?),歐洲人則可能因為轉音之故,稱之為"Faifo"。在它的全盛時期,這裡雲集著從荷蘭、葡萄牙、中國、日本、印度以及其他國家的商船,其中又以中、日的商船最多。 中國和日本的商船帶來了錦緞、紙張、毛筆,而從會安購回木材、香料、犀牛角、象牙等等。海洋航運必須乘著季風,因此中國商船多半在10~4月趁著東北季風由中國南下,直到6~9月的西南季風時才北返,中間有段空檔,這些商人因此就在此定居下來,會安也成了最早出現旅越華僑的城市。由於中、日商人日益增多,會安也開始有了中國區和日本區,日本區以日本橋為起點,但是因為18世紀末起日本實行海禁政策,使得中國區的範圍擴張到日本區,所以現今會安城裡可見到許多中式會館和古宅邸。直到19世紀後期,連接會安和大海的秋盤河淤積,港口因而向北移到今天的峴港,會安自此沒落,直到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人的眼光才再度回到這個曾經風雲一時的海港。 漫步在會安老街,民家、會館、寺廟、市場、碼頭等各種不同式樣的建築如此集中於會安古市,沿著老街櫛次鱗比,一家緊接著另一家,為中古時期象徵東方的城市提供一個最佳例證。那不是陌生的古城,那麼多的會館,映入眼簾的都是熟悉的中文;而且它還在呼吸,走入它的中央市場,你就會感到這座老城是多麼的有活力!秋盤河雖淤塞,但它還沒死,市場的盡頭就是昔日的碼頭,這裡依然聚集著擺渡的老婦,她們就是會安的脈搏。 每個月的農曆14日的會安,更顯特殊的容顏:入夜後的會安老街,家家戶戶關上電燈和霓虹燈,掛上那一盞盞由當地少女的巧手所糊成的燈籠,點燃古市最嫵媚的氣質;秋盤河上也飄蕩點點如螢火般的水燈,在河畔開啟了月圓慶典。如果時間許可,拜訪會安的時間最好安排在這此時,將為你的古鎮行旅,增添更多色彩。 名列世界遺產之一的美山聖地,是曾經繁盛一時的占婆(Champa)帝國的宗教中心,雖然占婆帝國現已不存在,但這個曾在4~12 世紀雄霸越南中部的帝國,留下許多令人驚異的大型印度教建築,其中又以美山聖地的規模最大,堪與柬埔寨的吳哥寺(Angkor Wat)比擬,可惜的是經過近代頻繁又無情的戰爭洗禮,以致遺蹟更形殘破。 占族人以海上貿易為主要經濟來源,他們以盛產的檀香木、肉桂、胡椒、象牙、犀牛角、玳瑁等,與中國、日本、印度等地往來貿易,是波斯到中國東南這條海上絲路的重要環節。同時,他們也是驍勇善戰的民族,北抗大越和中國,西與吳哥帝國征戰;與吳哥帝國的爭戰,被生動地記錄在巴揚寺(Bayon)的壁畫裡。從戰爭所得的俘虜,也是占族人貿易的貨品之一。 最早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因此在美山所看到的建築屬於印度式,崇奉的也都是印度神祇;10世紀起,占婆帝國開始受大乘佛教形響;到了13世紀前後,海上貿易帶來了伊斯蘭教,改變多數占人的信仰,獨留占婆塔裡的印度神像,見證過往的歷史。 占婆的建築型式隨著時代的改變也有不?石特色,考古學家根據該藝術特色首先被發現的地點來命名,歸納出下列幾個藝術態及時期。在美山聖地的入口,現在設有展廳展示相關的文化資料,但最精彩的占婆雕刻,則是在峴港的占婆博物館,這兩處地點可安排一起參觀,可更加深對占婆文化的體會。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