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瑞典:哥特堡‧赫爾辛堡‧馬爾摩 (電子書) | 拾書所

北歐─瑞典:哥特堡‧赫爾辛堡‧馬爾摩 (電子書)

$ 20 元 原價 20
【購買前提醒】
本書內容為《北歐: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冰島 (電子書)》精選部份景點內容:「瑞典:哥特堡‧赫爾辛堡‧馬爾摩 」
 
位於瑞典西岸的哥特堡是瑞典第二大城、第一大港,一般人所熟悉的富豪汽車(Volvo)即根源於此。它曾經是波羅的海沿岸漢薩同盟的一員,所以德國人給了它一個德文名字「哥騰堡」(Gothenburg)。 哥特堡的歷史不算太長,1619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Gustaf Ⅱ Adolf)在哥塔河口興建港口城,經過2年的興建,哥特堡因而誕生,也因此哥特堡每年在他的逝世紀念日(11月6日)都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

為了打造這個港口城,古斯塔夫二世借用荷蘭人的智慧,建造出由運河、堡壘環繞的哥特堡,現在這些設施失去了防衛功能,卻成了遊客攬勝蒐奇的好去處。市區內的城堡有3座:Skansen Kronan、Skansen Lejonet,以及外島艾爾夫堡(?lfborg)上的堡壘,Skansen Kronan同時附設武器博物館,是登高俯瞰市容的最佳去處;艾爾夫堡則坐落在景色如畫的小島上,目前嗅不出一絲火藥暴力味;哥塔運河更成了重要的旅遊路線,可以搭乘遊船,從哥特堡沿運河往東至斯德哥爾摩,沿途停靠重要城堡、景點,全程4~6天。

18世紀時哥特堡成為瑞典最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其中又以東印度貿易公司特別重要,當時它每年與中國、印度等地的貿易總額,甚至還高於瑞典的國家年度預算。19世紀瑞典造船科技興起,成為瑞典最大造船中心,使哥特堡成為近代最重要的重工業和貿易中心。 瑞典的赫爾辛堡(Helsingborg)和丹麥的赫爾辛格(Helsing?r)隔著海峽遙遙相望,不僅遊客經常弄混這兩個城市的地名,就連當地人彼此之間的交流,都比本國其他城市的互動來得頻繁,兩地之間船程僅20分鐘,而且幾乎每20分鐘就有1班船。

由於地理位置使然,赫爾辛堡歷史的興衰起落,幾乎都與丹麥和瑞典兩國的關係息息相關。11世紀丹麥統治時期,赫爾辛堡因為經濟和軍事因素而繁榮;到了17世紀,又因為瑞典和丹麥爆發戰爭,而全城幾乎被焚燬;直到19世紀,才漸漸恢復生機。如今,丹、瑞兩國密不可分的關係,加上便利的交通,使得半天之內「一次玩兩國」,變得稀鬆平常。 赫爾辛堡腹地不大,渡輪、火車、巴士統統集中在同一座航運大廈裡,一出站,幾乎所有景點都環繞在港區周邊。磚紅的新哥德式市政廳(R?dhuset),象徵了赫爾辛堡19世紀末正在崛起的年代;純白而現代感十足的文化中心(Dunkers Kulturhus),臨著港邊,把這座港都詮釋得淋漓盡致;盤據制高處的夏爾南堡(K?rnan)雖被毀了大半,卻是中世紀留存至今的珍貴遺產。

距離丹麥哥本哈根半個多小時車程的瑞典南部城鎮馬爾摩,是瑞典第三大城。過去以造船業為主,近年由於政府著手將城鎮賦予設計城市的印象,城市轉型以商業或藝術設計以及IT產業為主。 正因為打著設計城市的旗幟,近年陸續興建完成的現代建築也成為城市設計地圖的一員。像是旋轉大樓(Turning Torso)是繼奧勒森大橋通車之後,最被注目的一項建築奇景;而由丹麥建築師Henning Larsen所設計的市立圖書館新館就在城堡公園旁,大廣場附近有許多設計小店,小廣場旁的設計中心則展出最新北歐創作。

想尋找城市的過往歷史,鄰近中央車站的大廣場,以及由丹麥克里斯提安三世所興建的文藝復興式城堡等,在市區之內步行皆可達。 馬爾摩的城市綠地比例很高,隨處可見公園,馬爾摩城堡旁的花園和旋轉大樓旁的濱海公園等,都擁有大片草坪和活動空間,由於環境好、物價較低,加上交通便利,有許多哥本哈根人還舉家搬遷到這裡,每天通勤至哥本哈根上班。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