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半世紀,落地不生根,一心渴求歸返在山那頭的家鄉
這是藏人的生命故事,也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的存在
這是藏人的生命故事,也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的存在
「喜馬拉雅山的那一邊,西藏就像一座大監獄。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是,不讓世人遺忘他們。」——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唯有我們真正的懷念、銘記和堅持,才有可能讓火焰中的犧牲者,在每一天回到我們中間。」——唯色
「流亡是一系列沒有名字、沒有脈絡的肖像照。這些照片基本上都是沒有解釋文字、無名無姓和啞口不語的。」——薩依德(Edward W. Said)
「不讓妳傷心的人類學,就不值得從事。」——貝哈(Ruth Behar)
「我討厭一切企圖挖掘並回返自身的事物,但我們都在這道路上。」——鄧湘漪
這是一本關於跨國移動、邊界身分、離散情感、地下經濟、山城隱匿、悲壯自焚及歸屬困境的「流亡之書」。書中的主角是自中國大藏區翻山越嶺、飽經霜雪、長途跋涉至印度尋求庇護的流亡難民。這些流離故事的起點得回溯到半個世紀前。
195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在中國共產黨的暴力壓迫下,逃離西藏,流亡印度。1962年,在面對身後六百萬藏族同胞仍身陷絕望苦境,而眼前近十萬出亡追隨者前途茫茫之際,年輕的達賴喇嘛寫下《我的土地,我的人民》,以流亡者之聲向全世界告白,述說西藏的真實遭遇。如今過了五十餘載,世人是否還記掛著西藏人的苦難延續?
在中國境內流亡的藏族女作家唯色見證了拉薩的動盪巨變,以勇氣之筆一字一句銘刻紀錄家鄉藏人的生命境遇,這是喜馬拉雅山那頭的血淚故事。與此同時,在山這頭的印度流亡藏人於流離歲月中經歷了艱苦的生存掙扎,此為《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所試圖捕捉描摹的。
作者鄧湘漪帶著最大的溫柔、真誠、謙卑和勇氣,進入印度藏人屯墾區從事田野調查。她不直接高舉人權大旗,也不吶喊訴諸國際正義,而是匍匐穿梭在流亡者的日常生活中,開鑿被遮蔽禁錮的幽微情感,體察各種隱而未顯的思緒。她就像當地人一樣,繞塔、轉山、禮拜、吃藏式食物、置身謠言紛飛中、與形單影隻的離愁共苦、為年輕族人的早逝同悲。在田野的實踐現場淬鍊多年,累積無數挫敗、創傷和反省,最終凝結成這部流亡民族誌。
鄧湘漪筆下的無身分黑戶、跳機西方者、人權運動者、黯然還俗者、邊境走私者、自焚明志者,在在體現出豐富多元的存活姿態與生命重量。然而,最引人同感共鳴的是,「日日流亡」的不只是藏人,田野工作者本身也是如此;「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不單指涉屯墾區難民在異鄉形塑藏式生活的經歷,也是研究者學習成為當地人(going native)的生命歷程。在自我揭露的反身寫作中,書寫對象與書寫者之間的界限逐漸消融,而帶著柔軟的閱讀同理心進入藏人屯墾區的日常紋理,「我們」與「他們」之間的文化隔閡也將消弭於無形。
【Misfits書系】
游擊文化的創始書系。聚焦於各種底層、邊緣、非主流、格格不入的個人或群體的生命記事。取材自民族誌、生命史、報導文學、陰性書寫、人文研究、社科調查等。書系精神為不渲染浮誇悲歌、不消費廉價溫情、不製造刻板印象、不鞏固傲慢偏見,但求揭露隱蔽、翻轉污名、傳達喑啞者的聲音、體現各種活著的姿態。最終讓人明白,故事的書寫者、故事裡的主人翁,乃至故事的閱讀者,在生命旅程中都可能是misfit。
本書特色
內附印度藏人屯墾區的日常照片,讀者可藉此一瞥流亡者如何隔著險峻高山、背向西藏家鄉,建立起彷若故土的藏式生活,在異鄉山腰細細回味著故鄉高原的每一日。
凝視漂泊.共感推薦
「我所認識的作者鄧湘漪,為人真實坦誠,實踐智慧的活動過程中,不免有時感到挫敗,然而,正是因為這些實踐經驗的學習歷練,甚至挫折後的反動修辭行動,激勵著她不斷地反省並轉化自我參與形式,最終,以溫柔的力量、厚實的態度、高度的書寫和深刻的知識,完成如此極為煎熬的族群生命銘刻書籍。」——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作者對於印度流亡藏人的生存處境與抵抗形式的摹寫,反映了她自身對於文化身分認同的躊躇探索。研究者與她的研究對象,彼此牽涉,相互指認,既是自我的流放與安頓,也是自我實踐、自我救贖的一段動態旅程。他們都在生命難題中,面對難題;在日常生活中,面對非日常性的文化與政治命題;在黑暗宇宙中,尋求一線脫困與安頓的間隙。」——楊翠(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