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他們不閱讀這本或那本書?
超前一百五十年,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唯一闡述人性教育理念著作
臺灣首次出版
「關於我丟給大人的問題:為什麼他們離開學校後便不再學習?或是為何他們不閱讀這本或那本書?一成不變的回答是:他們已經具備基本知識、他們已經通過學校的測驗,以及他們業已獲得某種教育程度的文憑了……另外還有一個更具殺傷力,它存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孩子把一生中最珍貴的時光花費在學校裡變笨,遠離自然給予的一切必要成長的條件。」
寫下《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仇》的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傾心寫作,少有人知道他在自己的家鄉雅斯納雅‧波里耶那創辦了農民學校,他對於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養成,「學習」是一生不間斷的功課,有其獨特的理念:
▶是孩子跟我們學?還是我們跟孩子學?
▶人有權利去教育他人嗎?進步真的能帶來幸福嗎?
▶為什麼教這個而不教那個,教育方法有單一準則嗎?
▶公眾學校是必要的嗎?
▶給孩子真正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要給的。
▶我們必須為下個世代準備什麼樣的教育?
▶為何大人離開學校後,就不再學習?
推動閱讀、寫作文、研讀歷史與地理、感受繪畫與藝術……托爾斯泰主張任何教育應當竭盡全力保留人的天性,包括「與生俱來最重要的愉悅心」和「自由的情感」,也就是在生活中學習,在街道上觀察,回到生而為人的基本素養,藉由多項學習議題,他留下了「是孩子跟我們學?還是我們向孩子學?」的詰問。其中以兒童為本位、個體教學等議題,也能鼓動今日翻轉教育的力量。
本書特色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唯一未有中譯本之著作,臺灣首次出版
★審定/杜明城(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
名家推薦
杜明城/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林玉体/師大教育系教授
林玫伶/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兒童文學家
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
托爾斯泰給下一代的教育備忘語錄
★一個人不論幾歲都應該學習,所以必須讓他想要去學習。而為了讓他想學,就必須認清自己觀點的錯誤與不足之處。★只要守著舊觀念的教師不以學生的初心為本,古老的秩序就會普及。
★我理解教學者會利用歷史的傳說滿足兒童對其藝術性的興趣,但那不是歷史。
★我們弄得好像自己很開心地發現地球是圓的,並且讓著太陽轉,這是我們倉促告訴學生的事實。不過真正有價值的不是知道地球是圓的,而是獲得資訊的方式。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獨立自主的傾向,使用任何教學法都有害於此,這個性情特別不喜歡複製範本。
★教授音樂的目的是傳遞老師已知的、一般法則的知識,千萬別傳遞我們的虛假品味。
★孩子,開心點,你所熱愛與信仰的東西終將為自己覓得一個能充分發揮之處。
★瀏覽學生的文章時,切勿強調學生得維持習寫本的清潔,亦無需要求書寫工整和拼字正確,更不用提醒他們句子的結構與邏輯。
★我堅信這一代的工人比大財主、銀行家和教授具有更大的力量及更多真實與善良的自覺。
★背誦與測驗均為中古時期學校遺留下來的盲目崇拜。
★文字和概念的關係,以及新想法的構成,是一種複雜、神祕及靈性的微妙旅程,以致外力每次介入都顯得十分魯莽,笨拙地強行阻礙了發展的過程。
★無論任何階級和職業,每個人都有權利擁有藝術,並有權利投身於此。
★教學這件事是一門藝術,完成跟完美是不可得的,然而對於成長與完美的追求卻是無止境的。
★愛不是偶然發生的,唯有自由才會有愛。
★.學校呈現出一副要折磨兒童的樣子,孩子與生俱來最重要的愉悅心、年輕人的需求以及自由的情感都被剝奪了,服從和安靜成為學校裡首要的條件。
★只要「每個個體都有自由發展的權利」尚未進入家長的意識裡,就無法期待有所改變。
在偉大的西方作家中,以文學表現思想且影響深遠者,只有托爾斯泰足以和盧梭、歌德相提並論。他們的著作洋溢著自傳色彩,不斷地自我省察與辯證,並且關心教育。盧梭的《愛彌兒》強調感覺,以兒童為中心,早已成為現代教育的共識。歌德的學說更奠定了華德福教育「人智學」思想的基礎。被譽為最偉大小說家的托爾斯泰,更身體力行,創辦農民小學,並為孩童編寫教材。他不認同各種教學法,主張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就寫作而言,他認為成人反而應該以兒童為師。為求充分的閱讀理解,就必須提供孩童可以不求甚解的空間。他的教學札記提供了絕頂的示範,原來教育民族誌的書寫也可以如此生動優美!──
杜明城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若有機會品嘗一下托爾斯泰的辦學札記,除了加深對其興學旨趣多一層了解,更可以增強教育與小說兩者之間的緊密關係。──
林玉体
師大教育系教授
學校為什麼存在?教師的角色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怎麼學?這些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問題。不同的時代背景,帶來不同的教育思潮,但從來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所有的教育問題。曾經辦學又親自教學的大文豪托爾斯泰,展現其敏銳細膩的觀察與思辯,他在一百多年前提出對教育的觀點,在一百多年後的今日讀起來仍然觸動你我心弦。與其說在本書中找問題的答案,不如說在托爾斯泰的詰問中學習省思。當我們低頭賣力教學時,也要抬頭看看哲人如星光般燁燁生輝的話語。
──林玫伶 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兒童文學家
托爾斯泰在自己的家鄉辦過學校。為了辦學,他閱讀許多教育的論述、參觀學校,用心且時時反省地問:是這樣的方式?這樣的理念?自己是否有偏見?以及我該怎麼教育這些孩子?在台灣,實驗教育三法實施後,躍躍欲試者,請先讀讀這本書。書需耐心讀,它帶著讀者思辨教育的意義與目的,特別是教育與學生、與文化、與社會的關係。你可以不同意托爾斯泰的看法與教法,但藉由他的思辨,釐清自己的教育觀與目的,放開虛假的論述與品味,看到學生真正的需求。這是教育的根本。──
柯華葳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讓人焦慮的是,托爾斯泰在一百多年前所寫下的錯誤教育的根基,至今仍舊存在。──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