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管理的藝術 (電子書) | 拾書所

課堂管理的藝術 (電子書)

$ 49 元 原價 248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可從兩個層面來解釋它。從宏觀上講,教學管理是指教育行政機關對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學的組織、管理和指導。從微觀上講,教學管理主要是指學校內部的教學管理。這裡所講的教學管理是指學校內部的教學管理。

有了學校教育,就產生了學校的教學管理。人們對教學管理規律性的認識,是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學校教育的變革而逐步發展完善的。中國的學校教育歷史悠久,在長期的教學管理實踐中積累了不少經驗。早在中國古代的第一部教育專著《學記》中,就提到了考核辦法、如何管理學生、如何安排作息時間等教學管理問題。17世紀資產階級教育學家、捷克的誇美紐斯在其《大教學論》中也探討了學制、班級編制、課表、教學秩序等問題。到了近現代,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和學校教學內容的增加,教學管理活動日益複雜,不再侷限於維持教學秩序、確定幾門學科、編排學校課表等單項活動,而逐漸趨向於對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過程等進行全方位統籌並實施系統化管理。

那麼什麼是教學管理呢?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學者們至今沒有一致的看法,以下是幾種關於教學管理的界說。

一種觀點認為,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者遵循管理規律和教學規律,科學地組織、協調和使用教學系統內部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訊息等因素,確保教學工作有序、高效運轉的決策和實施」。

另一種觀點認為,教學管理是「學校教學行政人員為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運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透過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為,組織、協調、指揮和控制教學工作,以求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

還有一種「組合說」,認為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者根據教育方針、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教學工作的規律,運用現代科學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原則,透過計劃、組織、檢查、總結等管理環節,對教學的各個方面、各個要素、各個環節,進行合理組合,推動教學工作正常地、高效率地運轉」。

從上述論述不難看出,上面的三種界說都定位於學校層面,認為教學管理是學校內部的管理,而撇開了教育行政機關對教學的管理。事實上,很多的教育管理工作包括教學管理,都是統一的整體,機關部門在承擔,學校也在承擔。從這一事實出發,我們認為教學管理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微觀層次主要是前面三種涵義所界說的學校內部的教學管理,這是狹義的教學管理;宏觀層次是指教育行政機關對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學的組織、管理和指導。

從現代中小學教學管理實踐來看,教學管理通常是由教學內容管理、教學組織管理和教學過程管理三個基本部分構成的。教學內容管理主要包括課程體制、教科書制度以及中小學課程的設置與安排;教學組織管理主要是指教學管理組織系統的構成、教學人事管理和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教學過程管理一般包括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環境的管理,教學方法、手段的提倡或推行,教學效果評定,等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