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倦怠與應對 (電子書) | 拾書所

教師職業倦怠與應對 (電子書)

$ 199 元 原價 249

要想做好本職工作,使自己變成一個敬業的教師,就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書本上的要學,實踐中的更要學,只有常備一種上進心,工作才能上層樓,事業才能有發展。無論是分配你完成一個應急任務,還是反覆要求你在短時間內成為某個新項目的行家,善於學習能使你在變動無常的環境中應付自如。

曾在某大型企業擔任業務經理的趙生,3年來一直忙於日常事務,在迎來送往、觥籌交錯中翻過了日曆。而他的下屬自學拿到了大學本科文憑,學歷比他高,能力比他強,經驗也在數年的商戰中獲得了積累,羽翼日漸豐滿,銷售業績驚人,在公司最近的外貿洽談會上,其嫻熟的業務知識和流利的外語口語,令外商大為讚歎,也贏得總裁青睞,委以經理重任,而趙生慘遭淘汰,留給他的是歲月蹉跎和風光不再的嗟嘆。

彭先生屬於那種始終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很早他就打算進入電子領域,他先是考取了經濟學碩士,然後再去一家小公司充電,如願以償進了摩托羅拉後,他發現大企業裡的領導善於一隻眼忙工作,一隻眼看世界。他開始關注世界形勢和宏觀經濟局面,對於領導分配的任務他總是及時完成,他的好學得到了領導的賞識,也得到升職的嘉獎。

所以說,沒有文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變自己,不學習,不會學習,不懂得學習。後天的學習對訊息社會今天的人才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經商也好,當官也好,重要的是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學習能使人的頭腦靈活,提高對新事物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知識能夠使我們站得高,看的遠。有的人一生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學習、創造、改變、實踐,在人生的追求過程中得到快樂,為社會作出貢獻。而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取決於你對周圍資源、物質、人力、財力的調動能力有多少,取決於你的能力的大小。

今天不穩定的生活更是一種磨練,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對於新的工作崗位不適應,失敗了多次,那都沒關係。生活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起碼要在感情上失戀一次,在事業上失敗一次,在選擇上失誤一次,才能長大。

無往不勝,終身學習努力,對於成功是大有好處的。不能搬一輩子磚頭,就要不停地拚搏,管住自己方能管住別人,沒有什麼不能割捨不下的,制服自己才能制服天下,不要說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敬業的教師在工作實踐中不滿於停留在現在的成績上,而是勇於衝破各種陳規陋習的束縛,改革不適應現代社會的舊觀念,敢於開創前人不曾想過的業績,不斷更新、豐富、完善原有的技術和本領。

操著一口廣東語,從香港到臺灣,富達投資總經理李錦榮的升遷路,就是從勇於創新、敢於探索開始。原本只是香港文華飯店行李員的他,卻在不到40歲的年齡,一路直升至外商證券總經理。得到今天的成就,他憑藉的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就是勇於創新,不斷提高自己能力的態度。

李錦榮回想,十幾年前剛踏入香港富達投資時,其實從來沒有計劃過要當主管,倒是剛留學回來,有滿腹的創意想發揮。當時他任職於電話行銷中心,除了平日客戶聯絡之外,儘管自己沒有訊息整合的經驗,卻初生之犢不畏虎,主動建議改善電話語音系統流程,並獲得上級授權。為了完成這項工作,他不惜利用下班時間,反覆與MIS部門、外包系統廠商溝通需求,重新規劃流程,直到問題解決為止。

這樣不斷學習和創新的態度,像是個引擎,推動他去改善一些習以為常的制度,同時也提高他的專業,不知不覺中,為他的升遷鋪下一條康莊大道。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