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星華西列夫斯基 (電子書) | 拾書所

智多星華西列夫斯基 (電子書)

$ 99 元 原價 270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俄文:A?e?ca ′ ??p M?xa′??o??? ?ac??e′?c???)(1895—1977),曾任蘇軍總參謀長、遠東軍總司令。1943年,榮獲蘇聯元帥軍銜,是著名的軍事家。他兩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獲得八枚列寧勛章,兩次獲蘇聯勝利勛章及許多其他勛章。

華西列夫斯基出生於伊萬諾沃州新戈利奇哈鎮一神甫家庭。1915年9月,他在阿列克謝耶夫軍事學校速成班畢業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年參加紅軍,參加對波蘭軍隊的作戰。1936年入總參軍事學院深造,第二年畢業後調總參謀部任職。1940年5月,出任蘇軍總參作戰部副部長,參與制訂蘇軍在北方、西方和西北方戰略展開的作戰計劃。在蘇德戰爭期間,1941年8月任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1942年5月任總參謀長。

在斯大林格勒會戰期間,華西列夫斯基直接指導和協調參戰部隊抗擊敵軍進攻,制訂反攻計劃,為徹底擊潰進攻之敵做出了貢獻。

1943年2月,華西列夫斯基晉升為蘇聯元帥。1944年,華西列夫斯基與另一大本營代表朱可夫一起,為粉碎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和解放白俄羅斯做出重大貢獻,獲蘇聯英雄稱號。

1945年2月在東普魯士戰役中,被任命為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司令,率部殲滅德軍東普魯士集團。德國投降後被任命為遠東蘇軍總司令,成功組織實施了消滅日本關東軍的戰略性進攻戰役,再次獲蘇聯英雄稱號。並先後擔任總參謀長、武裝力量部部長、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國防部總監等職,為蘇聯武裝力量的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當長時間裡,華西列夫斯基主要是充當高級幕僚的角色,發揮最高統帥助手的作用。

在擔任總參謀長期間,華西列夫斯基協助斯大林,有時是與朱可夫一起,制訂蘇軍戰略和重大戰役計劃,領導解決了各方面軍、各軍兵種所需人員及大量裝備技術保障問題。他受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委託,親臨戰爭各條戰線,處理許多異常緊急複雜的情況,解決了許多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他不辱使命,充分展現了傑出的組織才能和卓越軍事家的風采。

在將星璀璨的世界現代軍事史上,親身經歷並直接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全過程的人物並不太多。而被譽為蘇聯紅軍「智多星」的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是斯大林麾下與朱可夫齊名的將星。

作為遠東蘇軍總司令,他成為埋葬日本關東軍的掘墓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西列夫斯基的軍事組織和指揮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華西列夫斯基強調優秀的軍事將領應該在組織和保障戰役中把參戰的各軍兵種最合理地結合起來,並在戰鬥中運用自如。

強調進攻是他指揮作戰原則中的主要特點。他認為即使防禦也不應該是消極的,而要積極防禦,並選擇時機,以反突擊方式轉守為攻。在進攻時,強調快速、果斷。指揮員要迅速準確地對戰鬥和戰役中發生的各種極為複雜的變化作出反應,要判斷準確,時機得當,措施堅決。華西列夫斯基認為最堅決的進攻樣式是合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蘇軍的遠東戰役就是在這些原則指導下進行的。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風雲人物,華西列夫斯基被永久地載入史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