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生活是美好的。童年的鞦韆,農舍旁的籬笆,山野的叢菊,扁擔嶺下的婆婆,悠來蕩去的野狗,在蔣女士的筆下,無不透露生活的美好。羅丹說:美即生活。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以自己的方式活著」,去觀察,去思考,再枯燥的生活也會因心靈的柔軟而變得情意綿綿,美不?接。
更何況,美的裡麵包裹著濃厚的哲理。透過現象看本質,原來「面子是朵虛無的花」,在「人有臉,樹有皮」的世俗生活中,作者緩敘表裡,讓人在耳目一新中作選擇。「捉豬看娘種」,以粗野的俗語對感性的女人提出了更高層次的理性要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由萬物皆異,進而言談教育的靈活性;「幸與不幸」則道出了人幸福指數不高的根本原因:「人常常會覺得自己是不幸的,而別人是幸福的;可是在『別人』的眼裡,你是幸福的,他是不幸的」(汪國真語)。由表及裡,深挖哲理,但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由生活常識,情感故事引發,淺出深入。
誠然,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的哭笑在鏡子裡都得到相應的呈現。用心觀察、思考,美便由外而裡向你綻放。大看虎門上空的硝煙,放馬寨的白霧,梅城古鎮的蚩尤,歷史的天空在蔣女士關注的目光中風起雲湧;小看鄉舍前的籬笆,真情的生活便在綠油油的菜園裡各色瓜果上流淌,當然,還有雞鳴,還有裊裊的煙霞……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艾青語)。蔣女士在文章中透露出的是對生活濃得化不開的愛。恩師,朋友,親人,重掛心頭;綠柳,秋菊,冬雪,情深幾許。她不鍾情物慾,自覺「好好地吃飯,好好地睡覺,就是最大的幸福,最深遠的修行。」
人之所以不快樂,不是因為得到的少,而是因為計較的多。看完蔣女士的冊子,我終於明白:她是「用心地生活」。人生苦短,少些計較,多些放下。書寫人生,內容和文字不足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