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戲台倩影 (電子書) | 拾書所

廣東戲台倩影 (電子書)

$ 250 元 原價 250

粵劇又稱「廣府戲」或者「廣東大戲」,是廣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糅合了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戲曲藝術形式。

粵劇主要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澳門、臺灣地區,還走出國門,流行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美國、加拿大和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廣大地區。

粵劇最初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戲棚官話」。到了清末,廣東當地的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便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

周總理說過:「崑曲是江南的蘭花,粵劇是南國的紅豆」。從此,「南國紅豆」成為粵劇的美稱。

那是元末明初的時候,社會上出現了「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社會局面。

讀書人的社會地位低下,以至於淪落到僅僅比乞丐稍微高一點的地位,於是很多讀書人不得不開始另尋生活,那就是依靠自己的學問,加入在元代興盛起來的曲藝大軍之中。隨著越來越多讀書人的加入,各地的戲曲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壯大。

在這個時期弋陽腔已經開始在廣東流行,江西、湖南戲班及昆班、徽班經常進入廣東演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藝人就留在了廣東進行表演。

當時廣東出現一個非常有名的青衣花旦演員,她的名字叫張喬。張喬,原籍江蘇蘇州,出生於廣東,她的母親是蘇州崑腔藝人。

張喬從小在母親的影響下,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崑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不但唱腔抑揚頓挫,而且身段也把握得十分到位,完完全全地繼承了母親所擅長崑劇聲腔華美婉轉悠長,表演手法唯美含蓄,儒雅而又風流的特徵。

張喬一經登臺演出,很快就獲得了成功,短短的時間內就紅遍了大半個廣東省。就在張喬紅得發紫的時候,廣東本地戲的代表錢先生,與外來廣東唱戲的孫先生的代表,不約而同找到了張喬的家裡,希望張喬能加入對方的團體。

錢先生對張喬說道:「張喬小姐,您是咱們土生土長的廣東人,現在咱們廣東本地班與外江班的比拚正在緊要關頭,希望您能夠站出來,加入本地班,和我們一起將外江班這些外來的藝人比下去。」

孫先生聽到錢先生的話後,非常不高興地說道:「錢老闆,您怎麼說話呢?什麼張喬小姐是你們廣東人?她跟她母親學的崑腔,祖籍還是我們江蘇蘇州。不論是崑腔還是蘇州,這些都是不容改變的事實。張喬小姐就算要加入戲班,也只能加入我們外江班,跟你們的本地班一點關係都扯不上。」

張喬聽到雙方的話,非常難以做出回答。雙方說得都對,都有各自的道理。可是張喬並不願意輕易地答應任何一方。因為張喬從小就酷愛戲曲,她一直盼望有朝一日能夠將外來的戲曲與廣東本地的戲曲進行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戲派,屬於自己的戲派。

於是張喬拒絕了本地班與外江班雙方代表的好意,潛下心來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戲曲水平,準備厚積薄發,有朝一日形成一個新的流派。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