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次股市狂升暴跌的背後,都有一個泡沫在形成、發酵並走向崩潰。泡沫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國家,而且就像火災,具有摧毀一切的破壞力。它曾使荷蘭十室九空,曾使法國幾近暴亂,曾使美國經濟蕭條,曾使日本深陷「失落的十年」。因此,無論對投資者、對企業抑或是對公共部門來說,認識泡沫、預防泡沫至關重要。 財經專家韓和元,透過對歷史上典型泡沫事件的精準分析,成功挖掘泡沫形成與崩潰的原因,建構泡沫形成與崩潰模型,並提出相對的應對之策。作者認為,無論是泡沫形成還是崩潰,都少不了人性的瘋狂,有時也活躍著政府的身影。在我們無法干預政府行為、金融政策的情況下,始終保持理性方能獨善其身。若想與泡沫共舞,也要抓住泡沫所處的階段,選擇進退的時機,才能保衛我們的財富。 韓先生在本書中詳細分析了17世紀以來四百多年時間裡,發生在世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泡沫案例,如1636—1637年間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泡沫、1716—1720年發生在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1711—1720年發生在英國的南海泡沫、20世紀2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泡沫危機。 縱觀世界泡沫經濟的始末,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國家或地區雖然受泡沫危機的影響,一段時間境?經濟出現蕭條,民眾財富大幅縮水,然而又在較短的時間?會發生逆轉,分析其原因:一是這些國家或地區都屬於資本主義制度,政府和民眾對資本的認識和運作有足夠的認知,通俗地講有「願賭服輸」的市場規則和思想準備;二是這些國家或地區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尤其是實體經濟和創新能力具備抵禦危機的能力,一旦泡沫破滅,能夠迅速轉變策略和方向,快速創造新的生產力;三是資本主義社會長期形成的橄欖型社會收入體系和中產階級群體,雖然在泡沫危機中受傷最大,但是由於有相對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因此不會形成嚴重的社會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