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世界的市民城市:探討未來新生活型態城市創生發展新思維 (電子書) | 拾書所

遊牧世界的市民城市:探討未來新生活型態城市創生發展新思維 (電子書)

$ 595 元 原價 850

當「移動」成為生活、工作、探索的常態時,
世界成為處處挑戰、處處是機會的新遊牧時代,
在此流動浪潮下,居住者與城市的關係必須重新被定義

以創意推動城市改造的國際權威查爾斯.蘭德利最新力作
探討未來新生活型態城市發展新思維

  創意城市學權威查爾斯‧蘭德利在《創意城市》一書,提出如何打造城市創意生活圈的思考技術。睽違多年,查爾斯‧蘭德利再度以他對全球城市發展的觀察與研究,推出新作《遊牧世界的市民城市》,開展對於人類城市文明不同想像的對話。

  查爾斯‧蘭德利指出,現代人生活在一個處處是機會,卻也處處挑戰的新遊牧時代。我們的社會、群體內外均處於緊繃狀態,焦慮感不斷上升,導致我們身處的世界出現極深的斷層,城市變得更複雜。二十一世紀的城市開始面臨新的挑戰。城市裡數位建設不斷加速,跨國移動交通工作日益便利,人類城市再次進入新的遊牧時代:部分是仰賴數位工具而居不定所的新遊牧人,另一部分則是為天災人禍所推動的大規模移民。這兩者無不挑戰城市發展的想像,挑戰市民的內涵,從而形塑不同城市的軌跡:成為自閉城市或開放都會。

  本書分成四部,前兩部闡述對於移動中世界與城市的觀察,點出現今城市面對的挑戰。例如城市中出現各式各樣的遊牧者,挑戰了城市擁有者的定義;公民資格也不再是城市居民獨有,反而成為待價可沽、高價者得的商品;大量湧現的移民潮、觀光客改變了城市地景與功能。

  蘭德利精闢剖析現代人生活的悖離困境:當世界趨向遊牧狀態,反而呈現巨大斷裂。許多人為了工作或休閒在世界各地游移。部分的人熱愛此種生活狀態,觀念與趨勢的交流成為廣大世界的一環。但其他也有人卻深感恐懼。基本上,遊牧指涉圈內與圈外;歸屬與不歸屬。遊牧是關於矛盾張力。」當我們熟悉的世界持續內縮,而城市愈加混雜、多元而游離時,我們的部落/社會天性,我們的抱團/離群直覺,就會持續拉扯這份矛盾張力。……

  後兩部則提出因應策略:城市,即是回應挑戰、適應挑戰的重要場域。城市應該創造更多「相逢區域」(zones of encounter),是平行生命得以遇見與混雜的地方,也是創造淺深不同連結的所在。許多的微型相逢,造就社群興起的沃土。城市住民與非住民透過不同形式「相遇」,各自以自己的長處,形塑地方紋理。觀光客、客人或半住民,可能尚未成為社群正式成員,也沒有政治權利,卻有看待城市資源與機會的嶄新眼光,發現城市住民習以為常的特色。積極參與的圈外人與圈內人之間的界線將逐漸模糊。

  蘭德利堅信,唯有透過人民各自行動產生的創意矛盾張力,以及面對矛盾的集體行動,方能成為新一代城市創生的基礎。作者的立論具前瞻性,處處帶給生活於「移動」頻繁的遊牧世界的我們更不一樣的思維。

  各界專家學者一致推薦:
  朱平 (漣漪人文化基金會創辦人)
  林崇傑 (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局長)
  許毓仁 (立法委員、TEDxTaipei創辦人)
  張基義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
  溫肇東 (創河塾塾長、政大科智所兼任教授)
  蕭麗虹 (竹圍工作室負責人)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