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到2015年的巴黎會議,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一波三折,從「低谷」躍升至「波峰」,2020年後國際氣候制度框架終於塵埃落定。這六年時間不僅終結了原定2009年完成的「峇里路線圖」磋商,更成功地完成了2011年底啟動的「德班宣言」談判。本書以2009年到2015年的七次公約締約方大會為節點,深入探討了國際氣候制度變遷的驅動力、主要參與方的談判策略以及「德班談判」的關鍵綜合性問題,呈現了在大國引領下多邊機制發生變遷的漸進過程及其必然性。
1950~1970年代初期,環境問題引發公眾廣泛討論。工業生產過程、產品及其廢棄物所導致的各種「公害」事件催生了一系列從國際倡議到國內政策的廣泛行動,但氣候變化仍然沒有得到廣泛認識。轉折出現在1970年代末。197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了最早的氣候變化評估科學報告(Charney Report)。該報告指出了二氧化碳(CO2)濃度與19世紀以來氣候變化的直接關係,並預測「如果CO2濃度加倍的話,大氣溫度將上升3±1.5℃」。由於CO2濃度增加與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的直接關係,報告引起了廣泛關注。在這個報告推動下,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於1979年11月在瑞士召開,氣候變化第一次作為一個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進入公眾視野。1985年,具有廣泛影響的奧地利菲拉赫(Villach)會議召開。1988年,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共同建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標誌著公共領域開始自覺討論氣候變化問題。
在隨後的多倫多氣候大會上,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地球氣候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迅速變化,這一變化主要是由於人類不斷擴大能源消費等活動造成的,世界經濟發展、人類健康將因之而受到重大威脅。會議呼籲各國立即透過政治行動來著手制訂保護大氣行動計劃。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簡稱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這屆大會被廣泛認為是一次「失敗」的會議,國際社會的信心遭到打擊。而於2015年11月30日~12月12日在法國首都巴黎召開的第21次締約方大會(COP21,簡稱巴黎氣候大會)正相反,是一次受到交口稱讚的會議。從「失敗」到「成功」僅僅經歷了6年時間,其中完成「德班授權」用了4年。在這期間,國際社會付出了什麼樣的努力值得探究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