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街樹屋 (電子書) | 拾書所

花街樹屋 (電子書)

$ 210 元 原價 300

記憶是最大的小偷!
「我們要去救猩猩!」這是童年時一場驚天動地的拯救行動。
《印刻文學生活誌》四月號專題封面人物。
蔡逸君(《印刻文學生活誌》副總編輯;小說家)專文推薦。

「這段逃亡兼遊戲的旅程,應該會成為經典場面,是近年來我看過的小說裡,最引人入勝的調度。……展現當代台灣小說所難得的純粹性,很難讓人忘記。」──摘自蔡逸君〈眺望似水的記憶──何致和和他的小說〉

12歲時的拯救行動,是翊亞對自己人生的最後奮力一搏。

我、翊亞、阿煌,一起在惡名昭彰的花街旁長大。
蓋樹屋,跨越禁忌,我們偷偷做大人不准的事。
但猩猩的出現,卻在我們生命埋下最深層的伏筆。

多年後,身為密碼學教授的我,在每個記憶長廊,搜尋翊亞點滴;在每個記憶海洋,打撈翊亞碎片。我頻問自己,對於翊亞,有沒有一絲絲忽略、遺漏,或者錯過?

三條主軸,以記憶為線索,明的是追溯好友翊亞自盡的原因,隱的是叩問記憶的弔詭,以及生命的自由與反抗。
生來,我們從不是自由的。如果,人生有一個分岔點,讓三個小男孩各自走向不同的未來,那是「反抗」嗎?反抗後的人生,一定自由嗎?或是,有更無從解釋、無從看見的那雙手?
小說家何致和不張揚,淡味而情厚地訴說一個動人的故事,是墜在我們心上,一陣轟轟然痛的故事。

本書特色/重要行銷資料:
.蔡逸君(《印刻文學生活誌》副總編輯;小說家)專文推薦!
.蔡逸君:「何致和寫了一本幽默兼悲傷,寧靜卻澎湃的小說。」
.高翊峰:「我讀完《花街樹屋》最大的感覺就是一句話──『靜默是孤寂的最小值』」。
.甘耀明:「何致和在處理《花街樹屋》時,不是重拳出擊,反倒像棉裡藏針那樣鬆軟,在讀者放下防備時,又不經意給人一點點見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