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爸爸/媽媽的話沒有錯!」
「管你都是為了你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華人式父母心態,
從小替孩子安排各種才藝班和語言、數理補習班,
看似替孩子鋪好了未來的道路,
卻適得其反,早早引出了孩子的「厭學」情緒……
▍菁英的迷思
功課好=菁英?社交能力強=菁英?
有海外留學經驗、說一口流利外語=菁英?
後天努力不重要、先天基因優良才能生出菁英?
▍男孩女孩,教養方式有差嗎?
華人傳統上認為:
男孩子要吃得了苦,長大後才能打拚事業,成為國家棟梁;
女孩子要有修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將來嫁得好人家,
因此主張「男孩窮養、女孩富養」,這樣的觀念真的正確嗎?
▍棍棒教育VS溺愛教育
許多華人父母崇尚「不打不成器」,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想孩子越打越叛逆,最後乾脆逃學翹家;
也有一派父母的做法是死命寵,孩子要什麼給什麼,
從來不罵孩子,也不約束孩子的行為,結果可能導致孩子在外酒駕鬧事……
該怎麼在兩派作法中取得中間值,讓孩子既受教又不壓抑呢?
▍修養好,但不要成為「鄉愿」
高EQ(情商)在任何場所、任何領域都是很重要的,
但修養高不見得是討好別人,也許過去懂得巴結他人才有機會上位,
時至今日卻是「綜合實力」重於「獻媚」。
面對人際關係中的矛盾,不能為了「鄉愿」而失去原則,
同時需要兼顧雙方的利益、訴求和感受……
再關愛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完他的人生,
找出孩子身上優於他人的長處,栽培出下一代的國家棟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