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者協商:瑪格麗特.愛特伍談作家與寫作【劍橋大學文學講座】 (電子書) | 拾書所

與死者協商:瑪格麗特.愛特伍談作家與寫作【劍橋大學文學講座】 (電子書)

$ 277 元 原價 450
兩屆布克獎得主、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
瑪格麗特.愛特伍給一般大眾的文學講堂

  故事在哪裡?故事在黑暗裡。
  靈感來時是靈光一現。進入敘事過程是一條黑暗的路,
  靈感之井是一口向下通往地底的洞……

  或許所有的寫作,其深層動機都是來自對「人必有死」這一點的畏懼和驚迷
  ──想要冒險前往地府一遊,並將某樣事物或某個人帶回人世。

  ★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博學但不拘小節,俏皮詼諧但很務實。――《洛杉磯時報》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單德興教授 專文導讀

  當我們說某人是作家時,是什麼意思?他或她是藝術家嗎?藝術之神的大祭司?讀者的思想和道德的改進者?那麼,這些神秘的讀者是誰呢?在這本睿智且引人入勝的書中,當今用英語寫作的最聰明作家解決了她的藝術之謎:人們為什麼追求它,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使命,以及他們與真實和想像的讀者進行了哪些協商。

  本書原為 2000 年應劍橋大學之邀所發表的一系列燕卜蓀講座,兩年後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依照六場演講,共分為六個章節,在這些章節中,愛特伍分別提出以下疑問:

  1.    愛特伍以自己的成長及寫作的親身經歷,去探究作家這一行業的本質以及作家的自我定位,講述作家進行文學創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2.    作家本身是具有二重性的,一半過日子,最終死去;另一半寫作,變成一個名字,與肉體無關,但與作品相連。這兩者之間有什麼牽連?
  3.    藝術和金錢的關係是什麼?作者進行文學創作是為了藝術獻身還是為了支付房租?
  4.    作家與外界社會的關係到底為何?作家有社會責任嗎?作家如何處理藝術形象與現實的差距?
  5.    作家為誰寫作?作家、書本、讀者的三角關係是什麼?書本介於作家和讀者之間,其功能或職責是什麼?讀者閱讀時,作家在哪裡?
  6.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無非都是走向死亡的過程,而寫作卻能跨越生與死的界限,作品到底如何溝通生者與逝者的思想?

  作家最常被問到三個問題:「你為誰而寫?為什麼要寫?這念頭從何而來?」愛特伍從作家自傳和報章訪談中,找出作家寫作的動機,列出 74 項答案,但這些林林總總的理由很難從其中找出共同動機,直到最後一章,愛特伍才回到本書開頭,嘗試去解答驅策作家寫作的重要動機,也就是本書書名「與死者協商」――寫作本身是對死亡恐懼的一種反應,一種對人生稍縱即逝、方生方死的體悟,加上創作的衝動。而為什麼寫作比起其他藝術,特別將人與死亡緊密相連?

  在文學作品中,作家有時候會讓主角冒險不惜進入死者的國度,然後再重回人間。在西方傳統以及許多其他傳統中,都有許多英雄前往地府一遊,這些英雄為什麼要這麼做?例如音樂家兼詩人奥菲斯前往陰間尋找亡妻尤瑞蒂絲,與冥界的統治者協商;但丁的整部《神曲》,作家創作出「地獄、煉獄與天堂」三篇龐大的架構,主要是為了想瞥見死去的碧翠絲,想在自己的詩作中讓她死而復活;美索不達米亞的史詩英雄吉爾伽美什,為了救回他的夥伴安奇度,去尋找永生不死的祕密,雖然他最後丟失了祕密之鑰,但旅程的尾聲是,他變得明智,知道了許多祕密事物,回來後將整個故事刻在岩石上。

  前去死者國度,將某個已死之人帶回人世──這是一種人心深處的渴望,但也被視為極大的禁忌,而寫作可以帶來某種生命。詩人就是可以把冥界知識帶回人世的人,然後將這份知識給予讀者。所有的作家都向死者學習,期待自己能如同從冥界歸來的英雄般獲得某些珍寶、知識與體驗,藉由寫作與讀者分享。寫作或許有關黑暗,有關一種想要進入黑暗的欲望甚至強迫感,並且,幸運的話,可以照亮那黑暗,從中帶什麼回到亮處。這本書談的便是那種黑暗,還有那股欲望。

  愛特伍對她自己的寫作經歷進行了坦誠的評價,並廣泛閱讀從但丁到艾爾摩.連納的所有著作。這是一場雄心勃勃的藝術探索,樸實無華,充滿魅力,《與死者協商》是前所未有的對作家世界的寶貴內幕觀點。愛特伍旁徵博引,談及許多健在和過世的作家,也談及她自己在加拿大和國際文壇的寫作經驗軼事。輕快語調之下,是她嚴肅看待寫作之目的與樂趣的態度,以及對西方文學之傳統及迷思的深刻了解。

本書特色

  1.    愛特伍是兩屆布克獎得主,布克獎在英語世界的專業性更勝諾貝爾文學獎,被視為諾貝爾奬風向標。只有四位作家曾經獲得兩次布克獎,而近年愛特伍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預測排行榜上皆在前三名,由這樣的作家來談作家與寫作,十分具有參考價值。

  2.    本書不但有學術價值,行文也力求保留演講時的口語化,在愛特伍博學多聞的旁徵博引下,不時穿插她獨有的機智幽默,讓本書同時富有知識性與樂趣,讀來妙趣橫生。

  3.    本書不只是寫給文學專家和學生,也是寫給一般讀者。對於想了解寫作是什麼、了解作家這行業的讀者、或想成為作家的人、或資歷較淺的作家,都提供了豐富、深刻、獨到的觀點。

共同推薦

  馮品佳/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終身講座教授
  黃宗慧/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朱宥勳/作家
  何曼莊/作家
  馬欣/作家
  劉芷妤/小說家
  陳祺勳/個人意見

媒體評論

  「很令人愉悅……坦率而熱情……清晰地瞥見作家工作和生活的陰影。」――《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博學但不拘小節,俏皮詼諧但很務實。」――《洛杉磯時報》

  「聰明、深入人性、有勇氣……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一本書,更優雅地觸及文學手藝的核心及其要求……愛特伍萬歲!」――邁克爾.帕肯納姆,《巴爾的摩太陽報》

  「這位令人驚歎的女性的聲音,這個優秀作家的榜樣,是非凡的。」――《波士頓環球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