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五分之四的灰熊:拯救我們的自然新觀點 (電子書) | 拾書所

人類是五分之四的灰熊:拯救我們的自然新觀點 (電子書)

$ 332 元 原價 540
人類至少是一頭五分之四的灰熊。
「我有少部份的釀酒葡萄(共享24%的DNA),
和一部分蛔蟲(共享 DNA為21%至38%)。」
 
  ❝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類的一部分,我們在這個真理中找到更廣義的自己。❞
 
  道格拉斯‧查德維克(Douglas Chadwick)以博學、知性、趣味又帶有詩意的筆調,描述生物演化、生態系間物種互動、交織的關係。他不去大篇幅書寫人類文明演進帶來的災難與污染,而是從整個地球自然生態圈的角度來使我們理解,人類是如何棲居其間。
 
  ▍物我一體:細菌約擁有7%與人相同的DNA
  當我們的生物研究能夠比對物種彼此之間的基因型,生物學家發現了人類並非萬物之靈──我們和許多物種或多或少的共享了相似的基因。雖然在生物演化的道路上智人取得了優勢地位,然而千百年來存有過的生物都曾參與其中。
 
  ▍共生:人類其實是一個「複合生物」
  你是否知道,其實有數以百計、數以千計的物種居住在你的口腔和你的消化道裡,並覆蓋在你的皮膚表面,它們幫助我們維持身體機能,或者保護你免於侵害。我們知道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生物棲息在地球上的每個角落,包含你的體內。作者告訴我們,從最微小的細菌開始,它們如何推動整個龐大的生態系。
 
  ▍大我:人類的基因組成來自於演化道路上各種大小生物的參與
  人類為什麼認為自己和其他物種特別不同?人類是有別於自然的特殊存在嗎?作者給了我們不同的視角去看待人類在生態中的位置,無論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都顛覆了以往我們對自己的認識,生物間的競爭與共生,能量在不同層面的有機體間轉移,沒有物種能外於這個巨大的系統。 
  
  ▍多樣性:將更多的關注,轉移到被忽略的生命形態上
  如今透過社群媒體,我們能輕鬆看見各種環境中不同生命形態的生物。人與動物之間的固有疆界逐步被打破,除了貓貓狗狗,人類已經開始學習去欣賞、尊重各式各樣的生命,並將同理心延伸,開始學著關心、保育它們。
 
傾力推薦
 
  吳永森  臺灣水下攝影師
  李瑾倫  繪本作家暨無尾香蕉動物學校校長
  林青峰  臺灣生態觀察家
  張東君  科普作家
  黃宗慧  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美秀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臺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綦孟柔  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秘書長
  (按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科克斯書評》(Kirkus)
  「知名保育生物學家思索人類在自然世界消逝的時代中,所代表的意義……對自然科學家及環保人士,真是一大福音。」
 
  克里斯丁‧湯普金斯,湯普金斯保育組織主席與發起人(Kristine Tompkins, president and cofounder, Tompkins Conservation)
  「道格‧查德維克(Doug Chadwick)的作品,點破了人類與自然關係的一大迷思:我們人類是生命之環的一部份,而非其中心,我們只是整體的一個環結。」
 
  《山岳期刊》(Mountain Journal)
  「作為一個充滿抱負的科學家(別在乎我已經69歲),這是非常振奮人心的一個提醒,自然界的所有生物是多麼強烈地、令人目瞪口地連結在一起。這個網絡的聯繫是如此複雜,個體或物種內部及周圍生存著其他眾多的物種,以至於科學家們開始質疑現行關於生物個體或種類區分的精確性。」
 
  國家公園旅行者組織(NationalParksTraveler.org)
  「《人類是五分之四的灰熊》是作者一生知識與經驗的精華。他敬畏大自然的複雜性,並深信是時候改變我們的方式,同時相信這是可能的……查德維克知道如何向外行讀者表述與解釋科學,以一種輕鬆、有風度的筆調書寫,易於理解、機敏,甚至相當有趣,而且不說教。」
 
本書特色
 
  ★ 亞馬遜評價4.6顆星
  ★ 《科克斯書評》 (Kirkus Reviews):「本書生動的筆法與活靈活現的插圖,並且,這本書提供了人類可能會逆轉的希望。」
  ★ 《耶魯氣候通訊》(Yale Climate Connections)選入「開啟夏季閱讀的12本好書」之一
  ★ 作者為野生生物學家,同時也是自然生態報導記者,長期為國家地理學會撰文,撰有上百篇關於生物的報導篇章
  ★ 書中蘊含豐富的動物攝影照片及微生物影像,讓我們一窺過去從未理解的自然界
  ★ 隨書附雙面書衣【與熊相遇森林海 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