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在何處?: 亞際社會的民眾劇場 Where are the people?: people’s theater in inter-Asian societies (電子書) | 拾書所

民眾在何處?: 亞際社會的民眾劇場 Where are the people?: people’s theater in inter-Asian societies (電子書)

$ 266 元 原價 380
民眾在何處?
民眾的身體如何以劇場的美學形式,為自己發聲?

  當時,觀眾真的站起來了。
  那一夜,多位劇場實踐者將以身體行動作為對話的方法,呈現深具特色的表演形態,表達他們關注的議題。進入論述的脈絡,走上抵抗的現場,承接起表演的工作——他們的表演,是一系列對話的序言,也是三十年來,民眾劇場生命的證言。

  「民眾劇場」,屬於人民、由人民創作、為人民發聲的劇場,在歷史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民眾劇場,在雅加達、馬尼拉、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香港、東京、釜山、馬普托、北京、上海、花蓮、台中、台北等亞際社會跨地串聯,各地的劇場工作者與研究者透過各自的書寫和影像,讓我們看見民眾以承載歷史衝突與經驗感受的身體美學,尋找表達的形式與管道,續行思考與創作的工作。

  「民眾劇場」是一場革命的預演

  本書回顧與反思近半世紀以來直至今日的亞際社會民眾劇場,勾勒出劇場地圖,這麼做不是為了建立博物館或是紀念碑,而是要讓所有讀者,包括未來的讀者,理解從威權政體到改革開放的新自由主義社會裡,不同社會角落及歷史脈絡的劇場工作者,如何面對各自存在的難題,打開一個又一個的劇場空間!

  ▍本書收錄的民眾劇場實踐者(依文章序)
  菲律賓教育劇場協會(馬尼拉)、維吉.圖庫爾(Wiji Thukul)(梭羅)、墓地劇團(雅加達)、油甘子劇團(清佬/曼谷)、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香港)、野戰之月(東京)、王墨林(台灣)、差事劇團(台灣)、冉而山劇場(花蓮)、南洋姊妹劇團(台灣)、石岡媽媽劇團(台中石岡)、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台灣)、戲劇遊樂場SHIIM(釜山)、草台班(上海)、柳春春劇社(台北)、家劇場(莫三比克)

本書特色

  1.    跨出台灣、東亞的地域限制,結合亞際社會與第三世界社會的脈絡,領略與民俗文化和社群傳統交織而生的劇場工作方法,針對民眾劇場實踐推進工作。

  2.    聚焦於描繪特定歷史時期的網絡關係,探討這些異質地區的劇團的合作和交往是如何發生?這些互動如何影響了不同政治體轉型中民眾劇場組織的特質和形式?

  3.    在回望劇團們的延續與發展之外,也包含新劇團與老劇團之間的突變或隔閡。

名人推薦

  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身體氣象館館長
  陳界仁/藝術家
  郭力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
  周慧玲/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
  許仁豪/國立中山大學戲劇藝術學系副教授
  石婉舜/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副教授
  賴淑雅/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以身體動能驅動我們批判思考為前提的冊集,它的重量體現在我們如何進行『觀看即參與、觀眾即演員』的祈使問句中,以及不斷出現的抵抗、政治、受壓迫者與對話字串,所隱約發出的呢喃聲響。要言之,這是一本拒絕沉默以對的冊集,在案頭嗡嗡作響。」——林欣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