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煜 騎虎男下第二本詩集
★連續五年 入選年度臺灣詩選
愛人即仇人 一鏡到底
敵意含欲望 一觸即發
《決鬥那天》是陳柏煜第二本詩集。近年來,陳柏煜創作不輟,寫作類型多元,屢屢斬獲文學大獎並多次入選年度文選。最新詩集聚焦男同志情慾的詩意,結合決鬥場景的意象,其中有陽剛,有克制但一觸即發的敵意與欲望,期望透過場景建構、引述與簡斷的句法,使「男性情誼的影像溢散酷兒意味」。
書名的靈感,來自於紀錄片《電影中的同志》對《賓漢》與《紅河谷》兩部電影的解讀。我們在《賓漢》看見久別重逢的老友默契依舊,熱情地勾著手臂喝交杯酒,然而,不久他們將因為身為羅馬人與猶太人,在政治上成為仇敵。我們在《紅河谷》看見兩名牛仔興致盎然地交換手槍,比賽射擊,其中一名說:「你知道,只有兩件東西比得過一把漂亮的好槍:瑞士錶與不知來歷的女人。」
不同於第一本詩集《mini me》中帶著神祕的孩子氣,布滿那些溫柔縮小之事,《決鬥那天》則開啟新局,異常明快而敞亮,卻也沒少了甜蜜與細緻,讀來爽快而處處充滿語言和意象的險峻奇趣。這本新作風格躍進丕變,如馬翊航評析:「《決鬥那天》的明快,也來自減低情緒形容詞、提高物質名詞的特徵,展示詩人對物件位置的分配、物質性(情)的探索。……物質無處不在無役不與,但詩人並非著眼於微觀細描、以物比擬聯想,他更在意諸多『狀態』的變異與流勢,因而可以化關卡為關係,取百科作情書。」
各位「沉溺於同性戀的準新郎們準備好了嗎?」 快跟上這一波「窒息式閱讀性快感」,打開《決鬥那天》,品嘗「一只美好而劇毒的菇(蕭詒徽語)」,這,是現代詩令人興奮的新品種。
名人推薦
馬翊航 專文評析
文壇學界
王和平、李蘋芬、林達陽、唐捐、凌性傑、神神、孫梓評、郭品潔、
陳牧宏、張繼琳、煮雪的人、楊佳嫻、鄭聿、隱匿、鄭芳婷、蕭詒徽
鬥陣推薦(依姓氏筆劃序排列)
從大幹特幹到極微觀,到「窒息式閱讀性快感」。不夠一秒的瞬間。「水成為漬的前一刻」。烘衣機暈眩事後的棉絮。甫定格、跳格、定格,偶爾重曝。物態的輪廓顯影紙上,幻燈片一張一張,而視覺押韻——你以科學家的顯微鏡放大一條蕉葉裂縫、一個S型掛勾、魚的一下扭動——攝影不能無光,惟有些光尤其上鏡:photogenically poetic。
「純粹的同性戀不是太純粹了點嗎/碳是這麼想的她也同意」——我是細胞——細胞也是這麼覺得——我同意。——王和平 Peace Wong
扮裝的盛宴已經備妥酒水與音樂,在《決鬥那天》的事發現場,果物與人物皆剖開其肉身,執迷於觀看與被看。詩是陳柏煜的擬態,擬成冷淡的公寓、欲哭的烏雲、曖昧的檸檬,甚至在他手中,詩的多義性讓仇人一轉身就成為愛人,千面少女一轉身,就是自己的宙斯男孩。——李蘋芬
mini me終於來到決鬥那天,全場觀眾都在看,「詞」與「物」的纏綿與廝殺。
他的武器是望遠鏡(鏡框加上新的鏡框的那種),瞄準萬物的背影,將博物學微縮到詩意最小單位(字詞)──秀拉點描派的相反,逐「點」檢視而不求「面」;當對手出現窒息式閱讀性快感或密集恐懼症,眼前的光線色調瞬間重組(順便跑了一趟人生走馬燈),太初有字,宇宙萬物被賦予新的意義。——神神
在決鬥那天
男孩依約前往
他亮出了劍
卻得到了愛——孫梓評
為了遮擋和曝光褲襠裏的帝國,柏煜以句格,以故作虛實的虎步執行詩歌可怕的穿刺計畫。——郭品潔
決鬥之日,大家都該登場了:戀人,獵人,讀者,噴泉,姐妹,雙子座,渦蟲,教皇,小花蔓澤蘭,準新郎,黑色的女中音⋯⋯場景地火天雷,文字壓抑迸裂之間,柏煜以詩,短句長句具象意象現象,築起詩人的愛/慾帝國,Shin-Gomorrah。──陳牧宏
陳柏煜——弄泡泡的人——邀請讀者進入圓圈的主題樂園:綠點、釋迦、渦(蟲)、水管、電鑽(鑽出的孔)、繞圈的舞、紙鸚鵡螺、(人與貓的)睪丸、盆栽、酪梨、單片隱形眼鏡、(修剪的)松、光碟、圓口玻璃杯、氧分子……。現實銜接抽象的圓,圈出當代的都市景象,比上個世代的水泥色更加飽和,且暗潮洶湧(而細節,藏在詩行的括弧之中)。——煮雪的人
讀《決鬥那天》的註記(依欣羨度,由弱到強):
1.
這本詩集我越讀越餓,不確定是什麼正在吞噬,因此不得不打開電腦也寫詩抵抗。
2.
論年紀,年輕的柏煜比較有機會來推我......去曬太陽或下懸崖?但寫詩這件事,只有我大推特推他的份。也想問他,從這座詩行到那座詩行,他到底是怎麼過去的,以及如何爬上懸崖,「就像憑一己之力/攀登到那裡」。
3.
如果流落荒島,推薦帶什麼?這本詩集是第二名,第一名是柏煜本人。他腦子好特別。可惜不能只帶腦子。
4.
這本詩集真是充滿「折思」。沿著生活的虛線,尋常詩人折的是尋常物件,在柏煜手上,卻能折疊出兵器,許多首都是愛意混合殺意的現形,或在衝突的現場互犯武力(我的水管不時被打破因此我也打破別人的水管),有時也以美勞文書處理(越老的朋友/値得/越小的剪刀/來剪)。把《決鬥那天》攤平開來,正面像挑戰書背面是告白信,同時還是一張美食地圖。在此推薦釋迦、茼蒿、蕉葉、有蛋糕的那首等。喔對了,雕像那道也好吃。但請小心謹慎,好吃的東西往往銳利,靈活運用的兵器也是性器。
(以下省略一萬則註記)──鄭聿
柏煜的詩初見時像金平糖,細緻甜蜜,讓人不自禁將全身感官埋入糖中。細讀而後,糖裡藏著雨水和眼淚,鹹腥中滲出斑斑點點的生命創傷。自創傷而來,所以也能傷人,《決鬥那天》甚至有著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劇本台詞的況味,集心疼和暴力於一身,但終究原因是因為不斷內爆的愛。──鄭芳婷(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陳柏煜的詩是一隻新種病毒,於是讀他的詩就很接近遭駭客入侵的過程——在那間不容髮美味劇毒瞬間,時空扭結挪移拼貼神經叢接上數位元,手上捧花如雜訊,顱內遭植入虛擬記憶比如一座活的教堂,如猿如野鶴層巒疊嶂綠意盎然而竟也有滿溢之聖樂甚至草葉上的露珠亦清新可聞——而最可怖最可讚歎的是,那顆遭提取後已當機更新升級的頭顱上的我的臉,竟仍帶著某種略帶腐味的姨母笑。──隱匿
不破碎。裝飾音。睥睨。Finite Incantatem。顏色作為道德。鮮豔。眼睛。
— 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作品本身不只是被體驗、被消化後就逸散的東西,同時也是轉換率頗高、能被他人的寫作或言說所繼承/消化其技藝的媒介。
— 謝勒綠:1775年,瑞典化學家發明了一種明亮的綠色化學染料,因價格低廉、成色極美,被大量使用於布料與紙料。人們後發現其會釋出劇毒砷,重度中毒可致心臟衰竭甚至死亡。相傳拿破崙在他的房間被這種綠色殺死。
— 我們無法藉由吃一道菜或看一幅畫而頓悟掌握其製作工法,但讀一篇散文一首詩,卻能在字句上直接仿擬其動靜,在往後的書寫或交談中使用,甚至成為語言中新的默契與規則。
— 而裝飾音有的有趣之處,在於其看似增添了細瑣的、破碎的元素進入樂譜中,但它們在音樂上的功效卻反而是使旋律更具有整體感,更圓滑、更渾然。
— 寫作者們或多或少共用著此一巨大的內容之洋,也共同增添或消滅它一點點。《決鬥那天》最令我驚嘆的,是它總在那規則顯現以前煞住,但直到那以前又不吝盡情衝刺,如目睹某人高明地潑灑一地水珠,使每一顆都停在它表面張力的極限。
— 一只美好而劇毒的菇,鮮豔並忍住什麼。美與麻痺,死與高潮,這些在《決鬥那天》從未分裂,像天生就那麼危險的綠。──蕭詒徽
★連續五年 入選年度臺灣詩選
愛人即仇人 一鏡到底
敵意含欲望 一觸即發
《決鬥那天》是陳柏煜第二本詩集。近年來,陳柏煜創作不輟,寫作類型多元,屢屢斬獲文學大獎並多次入選年度文選。最新詩集聚焦男同志情慾的詩意,結合決鬥場景的意象,其中有陽剛,有克制但一觸即發的敵意與欲望,期望透過場景建構、引述與簡斷的句法,使「男性情誼的影像溢散酷兒意味」。
書名的靈感,來自於紀錄片《電影中的同志》對《賓漢》與《紅河谷》兩部電影的解讀。我們在《賓漢》看見久別重逢的老友默契依舊,熱情地勾著手臂喝交杯酒,然而,不久他們將因為身為羅馬人與猶太人,在政治上成為仇敵。我們在《紅河谷》看見兩名牛仔興致盎然地交換手槍,比賽射擊,其中一名說:「你知道,只有兩件東西比得過一把漂亮的好槍:瑞士錶與不知來歷的女人。」
不同於第一本詩集《mini me》中帶著神祕的孩子氣,布滿那些溫柔縮小之事,《決鬥那天》則開啟新局,異常明快而敞亮,卻也沒少了甜蜜與細緻,讀來爽快而處處充滿語言和意象的險峻奇趣。這本新作風格躍進丕變,如馬翊航評析:「《決鬥那天》的明快,也來自減低情緒形容詞、提高物質名詞的特徵,展示詩人對物件位置的分配、物質性(情)的探索。……物質無處不在無役不與,但詩人並非著眼於微觀細描、以物比擬聯想,他更在意諸多『狀態』的變異與流勢,因而可以化關卡為關係,取百科作情書。」
各位「沉溺於同性戀的準新郎們準備好了嗎?」 快跟上這一波「窒息式閱讀性快感」,打開《決鬥那天》,品嘗「一只美好而劇毒的菇(蕭詒徽語)」,這,是現代詩令人興奮的新品種。
名人推薦
馬翊航 專文評析
文壇學界
王和平、李蘋芬、林達陽、唐捐、凌性傑、神神、孫梓評、郭品潔、
陳牧宏、張繼琳、煮雪的人、楊佳嫻、鄭聿、隱匿、鄭芳婷、蕭詒徽
鬥陣推薦(依姓氏筆劃序排列)
從大幹特幹到極微觀,到「窒息式閱讀性快感」。不夠一秒的瞬間。「水成為漬的前一刻」。烘衣機暈眩事後的棉絮。甫定格、跳格、定格,偶爾重曝。物態的輪廓顯影紙上,幻燈片一張一張,而視覺押韻——你以科學家的顯微鏡放大一條蕉葉裂縫、一個S型掛勾、魚的一下扭動——攝影不能無光,惟有些光尤其上鏡:photogenically poetic。
「純粹的同性戀不是太純粹了點嗎/碳是這麼想的她也同意」——我是細胞——細胞也是這麼覺得——我同意。——王和平 Peace Wong
扮裝的盛宴已經備妥酒水與音樂,在《決鬥那天》的事發現場,果物與人物皆剖開其肉身,執迷於觀看與被看。詩是陳柏煜的擬態,擬成冷淡的公寓、欲哭的烏雲、曖昧的檸檬,甚至在他手中,詩的多義性讓仇人一轉身就成為愛人,千面少女一轉身,就是自己的宙斯男孩。——李蘋芬
mini me終於來到決鬥那天,全場觀眾都在看,「詞」與「物」的纏綿與廝殺。
他的武器是望遠鏡(鏡框加上新的鏡框的那種),瞄準萬物的背影,將博物學微縮到詩意最小單位(字詞)──秀拉點描派的相反,逐「點」檢視而不求「面」;當對手出現窒息式閱讀性快感或密集恐懼症,眼前的光線色調瞬間重組(順便跑了一趟人生走馬燈),太初有字,宇宙萬物被賦予新的意義。——神神
在決鬥那天
男孩依約前往
他亮出了劍
卻得到了愛——孫梓評
為了遮擋和曝光褲襠裏的帝國,柏煜以句格,以故作虛實的虎步執行詩歌可怕的穿刺計畫。——郭品潔
決鬥之日,大家都該登場了:戀人,獵人,讀者,噴泉,姐妹,雙子座,渦蟲,教皇,小花蔓澤蘭,準新郎,黑色的女中音⋯⋯場景地火天雷,文字壓抑迸裂之間,柏煜以詩,短句長句具象意象現象,築起詩人的愛/慾帝國,Shin-Gomorrah。──陳牧宏
陳柏煜——弄泡泡的人——邀請讀者進入圓圈的主題樂園:綠點、釋迦、渦(蟲)、水管、電鑽(鑽出的孔)、繞圈的舞、紙鸚鵡螺、(人與貓的)睪丸、盆栽、酪梨、單片隱形眼鏡、(修剪的)松、光碟、圓口玻璃杯、氧分子……。現實銜接抽象的圓,圈出當代的都市景象,比上個世代的水泥色更加飽和,且暗潮洶湧(而細節,藏在詩行的括弧之中)。——煮雪的人
讀《決鬥那天》的註記(依欣羨度,由弱到強):
1.
這本詩集我越讀越餓,不確定是什麼正在吞噬,因此不得不打開電腦也寫詩抵抗。
2.
論年紀,年輕的柏煜比較有機會來推我......去曬太陽或下懸崖?但寫詩這件事,只有我大推特推他的份。也想問他,從這座詩行到那座詩行,他到底是怎麼過去的,以及如何爬上懸崖,「就像憑一己之力/攀登到那裡」。
3.
如果流落荒島,推薦帶什麼?這本詩集是第二名,第一名是柏煜本人。他腦子好特別。可惜不能只帶腦子。
4.
這本詩集真是充滿「折思」。沿著生活的虛線,尋常詩人折的是尋常物件,在柏煜手上,卻能折疊出兵器,許多首都是愛意混合殺意的現形,或在衝突的現場互犯武力(我的水管不時被打破因此我也打破別人的水管),有時也以美勞文書處理(越老的朋友/値得/越小的剪刀/來剪)。把《決鬥那天》攤平開來,正面像挑戰書背面是告白信,同時還是一張美食地圖。在此推薦釋迦、茼蒿、蕉葉、有蛋糕的那首等。喔對了,雕像那道也好吃。但請小心謹慎,好吃的東西往往銳利,靈活運用的兵器也是性器。
(以下省略一萬則註記)──鄭聿
柏煜的詩初見時像金平糖,細緻甜蜜,讓人不自禁將全身感官埋入糖中。細讀而後,糖裡藏著雨水和眼淚,鹹腥中滲出斑斑點點的生命創傷。自創傷而來,所以也能傷人,《決鬥那天》甚至有著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劇本台詞的況味,集心疼和暴力於一身,但終究原因是因為不斷內爆的愛。──鄭芳婷(臺大臺文所副教授)
陳柏煜的詩是一隻新種病毒,於是讀他的詩就很接近遭駭客入侵的過程——在那間不容髮美味劇毒瞬間,時空扭結挪移拼貼神經叢接上數位元,手上捧花如雜訊,顱內遭植入虛擬記憶比如一座活的教堂,如猿如野鶴層巒疊嶂綠意盎然而竟也有滿溢之聖樂甚至草葉上的露珠亦清新可聞——而最可怖最可讚歎的是,那顆遭提取後已當機更新升級的頭顱上的我的臉,竟仍帶著某種略帶腐味的姨母笑。──隱匿
不破碎。裝飾音。睥睨。Finite Incantatem。顏色作為道德。鮮豔。眼睛。
— 文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作品本身不只是被體驗、被消化後就逸散的東西,同時也是轉換率頗高、能被他人的寫作或言說所繼承/消化其技藝的媒介。
— 謝勒綠:1775年,瑞典化學家發明了一種明亮的綠色化學染料,因價格低廉、成色極美,被大量使用於布料與紙料。人們後發現其會釋出劇毒砷,重度中毒可致心臟衰竭甚至死亡。相傳拿破崙在他的房間被這種綠色殺死。
— 我們無法藉由吃一道菜或看一幅畫而頓悟掌握其製作工法,但讀一篇散文一首詩,卻能在字句上直接仿擬其動靜,在往後的書寫或交談中使用,甚至成為語言中新的默契與規則。
— 而裝飾音有的有趣之處,在於其看似增添了細瑣的、破碎的元素進入樂譜中,但它們在音樂上的功效卻反而是使旋律更具有整體感,更圓滑、更渾然。
— 寫作者們或多或少共用著此一巨大的內容之洋,也共同增添或消滅它一點點。《決鬥那天》最令我驚嘆的,是它總在那規則顯現以前煞住,但直到那以前又不吝盡情衝刺,如目睹某人高明地潑灑一地水珠,使每一顆都停在它表面張力的極限。
— 一只美好而劇毒的菇,鮮豔並忍住什麼。美與麻痺,死與高潮,這些在《決鬥那天》從未分裂,像天生就那麼危險的綠。──蕭詒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