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家中兒女,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的焦慮滿滿,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 許恆嘉,
以過去和青少年對話的豐富經歷,從準大人視角出發,
帶你創造「自由不自虐」的親子對話空間。
‧大女兒覺得讀書沒意義,他讓孩子放膽休學去蘭嶼打工;
‧大兒子離家出走失聯三天,他竟能心平氣和地領人回來;
‧還有辦法讓小兒子短時間成績猛進,同時保有對學習的熱情?
如何當一個孩子信任的大人,在需要的時候提供陪伴和幫助,成為支持孩子的後盾,是為人父母的一大難題。
參與高中、大學學生輔導及教學工作近30年的許恆嘉,在擔任書院導師期間,他以「不給予正確答案,但引導對方自己探索」的方式陪伴年輕學子們得到屬於自己的領悟,也因此被學生喻為「大家的樹洞式保險箱」,紛紛對他傾訴藏在內心深處,那些對親朋好友也不說、不談、不問的煩惱。
一路陪伴學生及孩子的經歷,他不僅看到許多不同樣貌的孩子,因為家庭、學校教育、社會競爭主義下的期待,失去成為獨立、有力量的大人的機會;也在這個過程中,累積許多關於教育和教養方面的感動故事與體會。
▍放手,是讓子女在安全的原則下自由嘗試
放手是一個漸進、不斷發生的過程,可以透過評估孩子的生活能力、責任承擔、自由度與信任度,決定放手的範圍。
▍和準大人停留在同一個狀態對話
將子女視為「準大人」,在對話中觀察他們的「VSAI狀態」處在「願景」「策略」「方法」「執行」中的哪一個階段。
▍避免「非黑即白」的二元方式溝通
用兼顧善意與堅持的原則、溫柔而堅定的態度,使對話過程脫離「對」與「錯」的論斷,讓關係走出鬼打牆的魔咒。
作者藉由本書,分享並記錄三個子女的教養過程和學生的成長故事,希望從這些珍貴的經歷與探索過程,讓我們理解「放手」的真義,也期待給每個父母親做為培育子女的參考,協助父母找到那條難以拿捏的界線。
相信閱讀本書後,你也能做到「放手,不放養」。
教養的路上,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柳子駿|基督教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彭冠綸|「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版主
謝智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
鄭錫懋|《英語自學王》系列作者
專文導讀──
李貽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
好評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李孟珍|南投縣議會秘書長
李展鵬|港澳文化評論人
林玉鳳|澳門大學傳播系教授/前澳門立法會議員
林茂安|蘭恩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胡夢鯨|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特聘教授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陸子鈞|《科學人雜誌》內容長
劉潤東|澳門特區政府 人才發展委員會 委員
鄭智明|澳門體驗教育學會創會理事長
薛曉華|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副教授、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前理事長
蘇桂龍|澳門註冊心理治療師
「VSAI真的可以說是集『教育』『心理』『領導力』及『溝通』之大成的鉅作。這本書,絕對不只是寫來給我們看、嘴巴上說說而已,而是希望閱讀的我們,能夠願意一起栽種生命、再培養更好的下一代。」──柳子駿,基督教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我無法想像,如果是我的孩子離家出走,徹夜未歸,最後被在別的縣市警察局通知領回小孩的時候,我到底該跟孩子說些什麼。如果你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沒關係,我們可以看看過來人恆嘉老師怎麼做。」─彭冠綸,「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版主
「恆嘉老師不僅看到事情的表面或結果,更看見孩子在思考世界、他人與自己中許多的掙扎、矛盾與波動;他不只是給答案、教方法,更多是透過引導,藉由深度的同理,彼此更多的釐清與溝通,讓他們找到更多的可能或有價值的方向,繼續往前行。」──謝智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
「恆嘉哥研發的這套VSAI分析是一套好工具,可以幫助我更適切地了解學生現在的狀態,以及過去累積而成的慣用思維模式。有了這套分析工具,因材施教的理想馬上變得科學可行。」──鄭錫懋,《英語自學王》系列作者
「相信你在拿起這本書時,一定很渴望學習如何『教養子女』,但我想先給你一劑預防針,它其實是在『教養父母』!雖然談教養子女,更希望的是我們可以有更多快樂而完整的父母。當有一天孩子大了,飛離家了,我們仍然能完完整整的,安度喜樂人生。」──李貽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 許恆嘉,
以過去和青少年對話的豐富經歷,從準大人視角出發,
帶你創造「自由不自虐」的親子對話空間。
‧大女兒覺得讀書沒意義,他讓孩子放膽休學去蘭嶼打工;
‧大兒子離家出走失聯三天,他竟能心平氣和地領人回來;
‧還有辦法讓小兒子短時間成績猛進,同時保有對學習的熱情?
如何當一個孩子信任的大人,在需要的時候提供陪伴和幫助,成為支持孩子的後盾,是為人父母的一大難題。
參與高中、大學學生輔導及教學工作近30年的許恆嘉,在擔任書院導師期間,他以「不給予正確答案,但引導對方自己探索」的方式陪伴年輕學子們得到屬於自己的領悟,也因此被學生喻為「大家的樹洞式保險箱」,紛紛對他傾訴藏在內心深處,那些對親朋好友也不說、不談、不問的煩惱。
一路陪伴學生及孩子的經歷,他不僅看到許多不同樣貌的孩子,因為家庭、學校教育、社會競爭主義下的期待,失去成為獨立、有力量的大人的機會;也在這個過程中,累積許多關於教育和教養方面的感動故事與體會。
▍放手,是讓子女在安全的原則下自由嘗試
放手是一個漸進、不斷發生的過程,可以透過評估孩子的生活能力、責任承擔、自由度與信任度,決定放手的範圍。
▍和準大人停留在同一個狀態對話
將子女視為「準大人」,在對話中觀察他們的「VSAI狀態」處在「願景」「策略」「方法」「執行」中的哪一個階段。
▍避免「非黑即白」的二元方式溝通
用兼顧善意與堅持的原則、溫柔而堅定的態度,使對話過程脫離「對」與「錯」的論斷,讓關係走出鬼打牆的魔咒。
作者藉由本書,分享並記錄三個子女的教養過程和學生的成長故事,希望從這些珍貴的經歷與探索過程,讓我們理解「放手」的真義,也期待給每個父母親做為培育子女的參考,協助父母找到那條難以拿捏的界線。
相信閱讀本書後,你也能做到「放手,不放養」。
教養的路上,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柳子駿|基督教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彭冠綸|「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版主
謝智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
鄭錫懋|《英語自學王》系列作者
專文導讀──
李貽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
好評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李孟珍|南投縣議會秘書長
李展鵬|港澳文化評論人
林玉鳳|澳門大學傳播系教授/前澳門立法會議員
林茂安|蘭恩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胡夢鯨|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特聘教授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陸子鈞|《科學人雜誌》內容長
劉潤東|澳門特區政府 人才發展委員會 委員
鄭智明|澳門體驗教育學會創會理事長
薛曉華|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副教授、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前理事長
蘇桂龍|澳門註冊心理治療師
「VSAI真的可以說是集『教育』『心理』『領導力』及『溝通』之大成的鉅作。這本書,絕對不只是寫來給我們看、嘴巴上說說而已,而是希望閱讀的我們,能夠願意一起栽種生命、再培養更好的下一代。」──柳子駿,基督教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
「我無法想像,如果是我的孩子離家出走,徹夜未歸,最後被在別的縣市警察局通知領回小孩的時候,我到底該跟孩子說些什麼。如果你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沒關係,我們可以看看過來人恆嘉老師怎麼做。」─彭冠綸,「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版主
「恆嘉老師不僅看到事情的表面或結果,更看見孩子在思考世界、他人與自己中許多的掙扎、矛盾與波動;他不只是給答案、教方法,更多是透過引導,藉由深度的同理,彼此更多的釐清與溝通,讓他們找到更多的可能或有價值的方向,繼續往前行。」──謝智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
「恆嘉哥研發的這套VSAI分析是一套好工具,可以幫助我更適切地了解學生現在的狀態,以及過去累積而成的慣用思維模式。有了這套分析工具,因材施教的理想馬上變得科學可行。」──鄭錫懋,《英語自學王》系列作者
「相信你在拿起這本書時,一定很渴望學習如何『教養子女』,但我想先給你一劑預防針,它其實是在『教養父母』!雖然談教養子女,更希望的是我們可以有更多快樂而完整的父母。當有一天孩子大了,飛離家了,我們仍然能完完整整的,安度喜樂人生。」──李貽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