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症候群:放下自以為命定的劇本,打破負面慣性,從此更快樂! (電子書) | 拾書所

導演症候群:放下自以為命定的劇本,打破負面慣性,從此更快樂! (電子書)

$ 231 元 原價 330
  現在的阻礙,都是來自於過去的傷痛與陰影嗎?
  他人可以微笑帶過,自己為什麼憤憤難平?
  誰都有不如意,別讓過去的劇本綁架未來的你!

  決定你感受的,不是事情,而是「信念」
  遭遇相同事件,有的人會難過沮喪一蹶不振,有的人卻樂觀看待、重啟人生。我們對於事件的詮釋,影響著我們的感受。
 
  作者馬大元是執業26年的精神科醫師,在臨床生涯中,發現許多人的強烈的情緒波動,往往來自於所謂的「不如意」。但這些事件並不全然或必然是負面的,而是源自我們總為自己設下框架與劇本,總是想指揮生命中人、事、物,不知不覺讓自己成為那個難以駕馭自我生命,只能執導悲情戲的導演。
 
  你現在活得如何,正取決於你如何詮釋過去。若我們總是用一樣的方式去面對應對,怎麼能期待有不同的結果。馬醫師從實際案例一一引導,引領我們練習放下既有框架與限制,繼而走出不同人生軌跡。
 
  ◆反差打破既定想像法:綠葉紅花→紅葉綠花;雨滴滴下來→雨滴往上飛。藉由反差想象讓大腦重建思考習慣。

  ◆分辨初級情緒與次級情緒:初級情緒是一般情緒反應(緊張冒汗),但次級情緒卻因人而異(憤怒報復)。因此分清楚情緒的等級,就更能幫助自己釐清思緒。

  ◆趕走被動情緒的飽和練習:在限時中將當下被動的想像放到最大,例如計時五分鐘瘋狂想等一下報告會多緊張。在極大化的想像中,會因為疲乏反而獲得舒緩。

  改變自己,才可能影響環境!
  人的行為是由慣性所組成,因此我們總是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思考陷阱中,然而遇到困頓之際,往往最可以也可能改變的卻是我們自己。只有試圖突破既有劇本,才有可能揮別過去負面劇本的影響,放下、改寫,甚至超越!成為自己人生真正的主人。

自在推薦

  黃光國 國家講座教授
  葉啟斌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
  胡海國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此版為2019年出版之《導演症候群》修訂更新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