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魚 7月號/2017年第16期 (電子雜誌) | 拾書所

秋刀魚 7月號/2017年第16期 (電子雜誌)

  • 出版社: 黑潮文化
  • 出版日期: 2017-07-31
  • 編號: E060001585
$ 119 元 原價 250
於是,我們在香港找到了不一樣的日本。
 
 歐洲小鎮裡的拉麵店賣著日本啤酒、奧地利樂團用日製長笛吹出美妙樂章、美國少年狂愛日本漫畫的熱血劇情,更別忘了總是穿著黑色三宅一生毛衣的賈柏斯,他甚至多次造訪日本福井的永平寺體驗屬於日本寂靜的禪修生活。屬於世界眼中的日本,彷彿和受到歷史背景影響的臺灣不同,當我們習慣著街頭上的日文字招牌、長輩間臺語對話裡交雜日文,或是又有某家新開幕的咖啡廳改造了日式老屋而大受歡迎的同時,在臺灣聽日本音樂、看日劇、聊日本設計,臺式眼光中的「日本」成了理所當然的存在,但抽掉曾經和日本高度密切的50年歷史,臺日間的關係又會是如何呈現?於是,以「臺灣視角」為出發的我們,決定跳脫熟悉日本的臺灣,打破文化框架的既定思維,試想其他國家心中的日本是否一樣?
 這天午後,我們和來自香港的朋友聊著童年往事,不小心發現了大家的回憶竟然是《灌籃高手》和安室奈美惠,提起《長假》更是滔滔不絕,說著當年的男生都想要木村拓哉的髮型、或買一件APE的T-shirt。90年代的日本可說是叱吒亞洲,偶像派大舉進軍,動漫文化席捲70、80後出生的世界觀,連載中的當紅漫畫,自日本發售、臺灣漫畫社翻譯繁體中文出版,再由香港書店以最快的速度從臺灣進口,這不只是一本日本漫畫單行本,而是牽動著臺、港、日三地出版文化的輝煌時代,更是用一個故事形塑一個世代的共同記憶。
 也許,這就是日本最讓人無法忘懷的理由,用過的日本產品、吃過的日式料理、看過的日本電影,成為流竄在亞洲的基因,更重要的是到了各國與當地文化激盪出新的模樣,產生連日本人都意想不到的容貌。當我們跨出臺灣,文化的更迭就此展開,如果說將日本文化融入自己國家是「二次創作」,那麼帶著這股內化的成長記憶與他國交流後,是否就巧妙地替日本文化進行了「三次創作」。就像是場旅行,我們彼此交換了語言、思想、眼界,新文化將會在某次航班上,或是背包客棧的客廳激起一段漣漪。
 和臺灣只要1個半小時的距離,香港今年正好適逢回歸20週年,香取慎吾離開SMAP後的第一個海外行程是香港迪士尼的綜藝通告,還有個性女星滿島光深夜在香港曼舞的當紅MV,作為《秋刀魚》第一次前進亞洲的首選之地,拜訪了定居香港的日本作家、職人、髮型師,也與香港本地人進行了臺港日本意象的交流,彷彿就像是當年的熱血漫畫,串連起臺港日三地的文化激情。特別感謝本次協助「登港」的香港線上選品店「Unun」,創辦人KaHo與Lauren讓我們看見香港年輕人能以如此堅定的毅力完成推廣優良設計的理想;也謝謝《Monocle》雜誌香港分部的亞洲內容編輯Kurt,一同暢聊著港島視角的亞洲觀點。
 好幾次在香港介紹著:「我們是來自臺灣的日本文化誌《秋刀魚》」都感到無比驕傲,文化的恣意生長,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一刻,我們用日本文化串連起更多亞洲內容,也記錄下不一樣的日本。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