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編輯室
我們與塑膠的距離
最近,偶然讀了一本介紹細菌的書《細菌群像》,被書裡頭所提到的一隻名為大阪堺菌(Ideonella sakaiensis)的細菌吸引。菌如其名,這隻細菌在2016年於日本大阪堺市一間寶特瓶回收廠的採集樣本中首次被分離。透過培養皿培養,研究人員發現它能夠分解並消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也就是寶特瓶的原料——塑膠。
塑膠,自1850年代問世以來,由於具有高穩定性、便利性、製造成本低廉等特性,被人類大量生產並廣泛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快步調的生活型態更強化人們與塑膠間的黏著度,也讓飲料杯、塑膠餐盤、塑膠袋、保鮮膜等用完隨手即丟的一次性塑膠容器或包材占據我們的生活。塑膠,儼然已成為現代人日常難分難捨的一部分。
然而,我們依賴塑膠帶來便利性的同時,它耐腐蝕、耐酸鹼且難以被生物降解的特性,卻開始帶來大量塑膠垃圾,汙染環境。雪上加霜的是,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塑膠垃圾在降解過程中會產生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透過空氣、海水、地表水或地下水等方式,直接或間接藉由大氣循環進入水循環,包含空氣、土壤、河川和海洋,使地球上的塑膠微粒無所不在。
不僅如此,擴散到大氣中的塑膠微粒也有可能藉由接觸或攝食的方式,累積在陸生生物體內;漂流到海洋中的塑膠微粒則可能因此累積在海洋生物體內,再透過生物累積與生物放大的作用,轉移至食物鏈上層的生物體。近年來也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人類早已將塑膠微粒吃下肚,途徑包括食用遭塑膠汙染的魚蝦貝類等海鮮、飲用被塑膠汙染的水,甚至呼吸都能直接吸入飄散在空氣中的塑膠微粒。
回到大阪堺菌,儘管它能消化分解PET,但分解速度遠遠不及塑膠微粒在世界每個角落擴散的數量規模,也因此塑膠微粒成為近年來全球亟欲重視的議題。面對無孔不入的塑膠微粒,目前我們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又該如何因應?
副總編輯 李依庭
我們與塑膠的距離
最近,偶然讀了一本介紹細菌的書《細菌群像》,被書裡頭所提到的一隻名為大阪堺菌(Ideonella sakaiensis)的細菌吸引。菌如其名,這隻細菌在2016年於日本大阪堺市一間寶特瓶回收廠的採集樣本中首次被分離。透過培養皿培養,研究人員發現它能夠分解並消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也就是寶特瓶的原料——塑膠。
塑膠,自1850年代問世以來,由於具有高穩定性、便利性、製造成本低廉等特性,被人類大量生產並廣泛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快步調的生活型態更強化人們與塑膠間的黏著度,也讓飲料杯、塑膠餐盤、塑膠袋、保鮮膜等用完隨手即丟的一次性塑膠容器或包材占據我們的生活。塑膠,儼然已成為現代人日常難分難捨的一部分。
然而,我們依賴塑膠帶來便利性的同時,它耐腐蝕、耐酸鹼且難以被生物降解的特性,卻開始帶來大量塑膠垃圾,汙染環境。雪上加霜的是,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塑膠垃圾在降解過程中會產生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透過空氣、海水、地表水或地下水等方式,直接或間接藉由大氣循環進入水循環,包含空氣、土壤、河川和海洋,使地球上的塑膠微粒無所不在。
不僅如此,擴散到大氣中的塑膠微粒也有可能藉由接觸或攝食的方式,累積在陸生生物體內;漂流到海洋中的塑膠微粒則可能因此累積在海洋生物體內,再透過生物累積與生物放大的作用,轉移至食物鏈上層的生物體。近年來也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人類早已將塑膠微粒吃下肚,途徑包括食用遭塑膠汙染的魚蝦貝類等海鮮、飲用被塑膠汙染的水,甚至呼吸都能直接吸入飄散在空氣中的塑膠微粒。
回到大阪堺菌,儘管它能消化分解PET,但分解速度遠遠不及塑膠微粒在世界每個角落擴散的數量規模,也因此塑膠微粒成為近年來全球亟欲重視的議題。面對無孔不入的塑膠微粒,目前我們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又該如何因應?
副總編輯 李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