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留言版|女性藝術家,以及那些未被言說的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自2021年3月起新增館藏朱迪絲.萊斯特、赫希娜.特.博爾、瑞秋.魯伊西的作品於榮譽畫廊成為常設展出,這是榮譽畫廊歷史上首次展出女性藝術家的作品。近年國際各大美術館相繼舉辦女性藝術家大展,然而在提昇女性藝術家能見度、企圖彌補過往歷史敘事性別失衡的同時,或許更須思考在考掘她們的成就、事蹟和個人生命經驗時,如何重新論述和書寫那些過去未被查看和重視的面向,在展覽中呈現與詮釋。
9月專輯,蔣嘉惠從荷蘭國家博物館的相關舉措,以及其今年度研討會「博物館中的女人:碎裂的天花板」提出的問題意識,談及機構實踐的應對方式。許楚君自蘇珊.瓦拉東的作品與人生經歷,提出在藝術史中討論女性創作的盲區,探問近期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蘇珊.瓦拉東回顧展如何處理她在同時做為繆斯和藝術家所走出的獨特路徑。黃杰敏著眼於倫敦道利奇美術館「貝絲.莫莉索:塑造印象派」重新訴說莫莉索的藝術發展脈絡,以及她的作品如何銜接18世紀法國藝術對印象派的影響。
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紀念畢卡索逝世五十週年特展「It’s Pablo-matic:漢娜.蓋茲比評畢卡索」,試圖以喜劇元素、女性主義和修正主義論調帶入畢卡索與館藏現當代女性藝術家作品的討論,具如此批判姿態的策展意圖在展覽推出後卻負評如潮,更形成藝評家和館方策展團隊互相「槓上」的筆戰論爭。作者賴懷宇為文思辨兩方論述立場,並在親炙展覽後給出自己的觀察與評論。聚焦藝術家個人生命與藝術交織的軌跡與創作哲思的探討,北京嘉德藝術中心推出的伊夫.克萊因回顧展,以及龍仁市湖巖美術館舉辦的韓國單色畫抽象藝術先驅金煥基大展,同以藍色留名後世的兩位藝術家各自的藝術實踐,在本期國際藝壇單元中分別記述;里恩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集結哥倫比亞裔藝術家陶樂絲.莎塞多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緻密地呈現她以充滿詩性的創作語言,哀悼內戰和暴力的受難者於其遺族滿布傷痕的生命。
特別報導單元,駐英國作者戴映萱前往第十二屆利物浦雙年展,會晤策展人姆邦瓦以「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的主題,回應這座以流行音樂和足球文化聞名的海港城市過往實為奴隸貿易重要據點的歷史創傷,以及如何對殖民主義致使的離散和傷逝給予關懷,展開修復和療癒的航路。
本期新設專欄「圖說台灣設計史」,由榮獲國家文藝獎、享「台灣設計界導師」美譽的藝術家林磐聳執筆,首篇文章論述設計在藝術史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反觀台灣本土設計和設計史研究長期受到漠視的現象,繼而開啟對台灣美術設計發展脈絡的歷史回顧和耙梳,探討隨時代體現的視覺文化美學。
名家傑作單元,陳傳席書寫宣城畫派代表畫家梅清,他如何從汲汲於考取功名到放下世俗塵夢,開啟遊覽名山大勝、吟詩作畫的生活,思想的轉念影響其創作和藝術特色的成形,成就筆下雋永的黃山、老松、飛瀑的奇景之麗。
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自2021年3月起新增館藏朱迪絲.萊斯特、赫希娜.特.博爾、瑞秋.魯伊西的作品於榮譽畫廊成為常設展出,這是榮譽畫廊歷史上首次展出女性藝術家的作品。近年國際各大美術館相繼舉辦女性藝術家大展,然而在提昇女性藝術家能見度、企圖彌補過往歷史敘事性別失衡的同時,或許更須思考在考掘她們的成就、事蹟和個人生命經驗時,如何重新論述和書寫那些過去未被查看和重視的面向,在展覽中呈現與詮釋。
9月專輯,蔣嘉惠從荷蘭國家博物館的相關舉措,以及其今年度研討會「博物館中的女人:碎裂的天花板」提出的問題意識,談及機構實踐的應對方式。許楚君自蘇珊.瓦拉東的作品與人生經歷,提出在藝術史中討論女性創作的盲區,探問近期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蘇珊.瓦拉東回顧展如何處理她在同時做為繆斯和藝術家所走出的獨特路徑。黃杰敏著眼於倫敦道利奇美術館「貝絲.莫莉索:塑造印象派」重新訴說莫莉索的藝術發展脈絡,以及她的作品如何銜接18世紀法國藝術對印象派的影響。
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紀念畢卡索逝世五十週年特展「It’s Pablo-matic:漢娜.蓋茲比評畢卡索」,試圖以喜劇元素、女性主義和修正主義論調帶入畢卡索與館藏現當代女性藝術家作品的討論,具如此批判姿態的策展意圖在展覽推出後卻負評如潮,更形成藝評家和館方策展團隊互相「槓上」的筆戰論爭。作者賴懷宇為文思辨兩方論述立場,並在親炙展覽後給出自己的觀察與評論。聚焦藝術家個人生命與藝術交織的軌跡與創作哲思的探討,北京嘉德藝術中心推出的伊夫.克萊因回顧展,以及龍仁市湖巖美術館舉辦的韓國單色畫抽象藝術先驅金煥基大展,同以藍色留名後世的兩位藝術家各自的藝術實踐,在本期國際藝壇單元中分別記述;里恩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集結哥倫比亞裔藝術家陶樂絲.莎塞多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緻密地呈現她以充滿詩性的創作語言,哀悼內戰和暴力的受難者於其遺族滿布傷痕的生命。
特別報導單元,駐英國作者戴映萱前往第十二屆利物浦雙年展,會晤策展人姆邦瓦以「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的主題,回應這座以流行音樂和足球文化聞名的海港城市過往實為奴隸貿易重要據點的歷史創傷,以及如何對殖民主義致使的離散和傷逝給予關懷,展開修復和療癒的航路。
本期新設專欄「圖說台灣設計史」,由榮獲國家文藝獎、享「台灣設計界導師」美譽的藝術家林磐聳執筆,首篇文章論述設計在藝術史中扮演的重要地位,反觀台灣本土設計和設計史研究長期受到漠視的現象,繼而開啟對台灣美術設計發展脈絡的歷史回顧和耙梳,探討隨時代體現的視覺文化美學。
名家傑作單元,陳傳席書寫宣城畫派代表畫家梅清,他如何從汲汲於考取功名到放下世俗塵夢,開啟遊覽名山大勝、吟詩作畫的生活,思想的轉念影響其創作和藝術特色的成形,成就筆下雋永的黃山、老松、飛瀑的奇景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