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以挑戰之名。
文 / 陳冠帆
關於建築結構,我們挑戰了什麼?一直以來,慣以形式出發的建築設計引領著台灣前進,那是種順應
台灣人民快速文化的產物!然而從形式外殼作為吸睛而忽略了建築結構本質的這件事情是否正確?
這種現象是否為我們在建築教育中不得不正面檢視的問題?我們真正在乎過建築與結構的一致性嗎?
現實職場中,能真正做到建築圖與結構圖無縫接軌的事務所又有多少呢?當然更不用說關於建築結構
這件事,我們挑戰了甚麼? 本文特地直指"建築結構",係指在脫離土木結構的思想來討論最貼近建
築核心的構築系統,也就是"建築的結構"這件事。
一、建築設計當中最大侷限就是千篇一律的框架結構
建築設計的脈絡中反映出建築的侷限性——結構:要安全、要經濟、要減量。而在關於建築結構
表現之美,最終只能回歸到千篇一律的樑柱結構!我們不禁要問:在台灣建築史的演化當中,我們在
建築結構上面挑戰了什麼!無論拿到任何平面,第一步就是打格子的做法究竟在結構的挑戰上呈現了
甚麼?追求最佳化的結構,結果就是拋棄了創新的可能;建築教育中永遠鼓勵莘莘學子們的勇於創
新,回到實務面卻永遠總是用框架的作法限制了自己的創意,難解的問題始終難解,無法突破的格局
與技術也依舊存在,綜觀世界各國建築的飛越,都有時代的建築結構支撐著,舉世聞名的巴黎龐畢度
中心、雪梨歌劇院、日本代代木體育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東京國際會議中心,無一不是用構築
的技術、空間的創造、結構的飛越,飛越了那個時代。以我們鄰國日本、中國為例,他們藉由了奧運
會、世界博覽會更新了一次屬於他們建築篇章。他們讓全世界最具爆發力與創造力的建築佇立於他們
的國土之上,直接感受到了世界工程技術的飛越,日本、中國就是如此不斷地從中提升建築的視野。
二、挑戰結構就是挑戰建築
全世界建築能力的提升就是透過挑戰結構來達成,雖然台灣並無法獲得奧運、世博的主辦權,但
政府在西元2000年開始舉辦的一連串國家地景系列及國家門戶系列之國際競圖,如桃園機場第一航廈
改建、日月潭風景管理中心與遊客服務中心、阿里山遊客中心等,堪稱是希望可達到媲美世界奧運般
的等同等級的建築視野,用廣開國際競圖藉由國際成熟的建築師們之手為台灣劃下全新的建築章篇。
這當中"建築結構的活躍與飛越"直至今日依然是台灣對於建築結構的挑戰核心。面對國外建築師不斷
地展現過人的建築創作能量,台灣的建築技術、結構觀念是否因此也能更上一層?伴隨著建築與環境
觀念的提升,其背後的核心實力(結構或施工技術能力)是否也有隨之提升?建築文化思想與時俱進,
但我們的結構技術與思想是否如此?我們的建築結構教育是否也是如此?我們對未來的願景與夢想
又是什麼?
從鄰國對待建築結構教育即可窺知,不管是歐洲國家或是日本,他們最在意的建築基本中心思想
就是結構,我曾於成大建築任教時問到當時來訪的張永和先生:請問作為建築師與學校教授雙重身份
的您,對您來說結構是什麼?張永和回答:這個問題,我也曾在不同的時間點問過伊東先生跟坂茂先
生,對他們來說建築設計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因為這也是我一直最關心的事情)他們異口同聲的回
答:結構。並且說明那是建築的根本,是改變空間狀態的根本方法。
三、大破大立才能徹底改變
建築教育回歸到建築的本質才能改變對結構的觀念,日本的建築教育中是將建築結構放在建築系
的分支裡,因此基本上是由建築人的角度來看待建築結構的演化與發展,這跟我們台灣隸屬於工學院
的土木系來解釋"建築結構"的教育底蘊大相逕庭。並且,將建築結構納入建築系教育一環有個好處,
即代表構造、結構、構法、施工、材料、空間、設備、環境性能全歸建築系統合,從 "建築系" 這大
家族中去衍生出其他所有專業,但是最終還是回到最根本的建築計畫來做所有的考慮。如此,大家才
會考慮同樣的事情 : 建築。以日本最大型的建築設計院日建設計為例,當中就是囊括了設計、結構、
環境、設備、施工、構法等部門,藉由彼此連動與合作去創造新建築的可能,而大型工務店(營造廠),
同樣是基於"建築"這個分支的邏輯,從施工的角度去專研工法、工序、施工管理、工程系統安排、時
程控管、3D測量乃至於BIM的全面管理整合。就有如有系統的國家一致之邏輯亦是組織、教育結構化
的結果,我們必須學習的不只是空間的結構進化,乃至涵蓋到整個教育架構的結構組織。
四、台灣建築種下的結構種子
在台灣建築過去30年的軌跡中,我們經歷了世界級建築的波動。從2000年開始的一連串國家地景
系列及國家門戶系列之國際競圖掀起了最大一波高峰,即便它的建造時程是如此的漫長。直至今日已
有至少10位普立茲獎得主的作品在台灣誕生,這當中以結構挑戰獲得注目的結構種子當屬SDG構造設
計集團的渡邊邦夫先生對台灣的貢獻莫屬。1994年代郭中端老師集結了內藤廣建築師、渡邊邦夫結構
師締造了第一代的以"建築結構"為使命的設計者們,在2000年開始的門戶地景系列中,SDG與世界建
築師囊括了三個以上的頂尖作品。當年在SDG任職並隨後於台灣開始設計工作的富田匡俊先生則為第
二代種子、與之同時SDG與稹文彥建築師攜手一同初期規劃與設計的台北雙子星一案,在台負責結構
技師是築遠工程顧問的張盈智結構技師,亦是同期與SDG構造設計集團相連並萌芽而生的關鍵人物之
一。直至今日曾在SDG任職五年的我,仍以挑戰結構的使命勉力向前。原型結構於這十年間的宗旨就
是以渡邊邦夫先生的使命為標竿,努力種下第四代、第五代的結構種子,期待這結構的種子在台灣萌
芽生長、生生不息,讓台灣在建築與結構合一的願景得以實踐。
五、結構究竟挑戰了甚麼?
柯比意的建築五原則:底層挑空、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開窗、屋頂花園,事實上這五點其
中就有四點與結構有關。底層挑空、自由平面的緣由是因為創造了多米諾的柱版系統;自由立面與水
平開窗則又是因為外緣懸臂出的平板結構可以不需要落柱的支撐進而達到了自由的立面以及水平的
窗帶,只有屋頂花園是與地球及環境相呼應。建築五原則中前四項的自由度全部建立於對結構的挑
戰!在台灣的我們在邁向新建築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回想,關於結構我們挑戰了甚麼?
文 / 陳冠帆
關於建築結構,我們挑戰了什麼?一直以來,慣以形式出發的建築設計引領著台灣前進,那是種順應
台灣人民快速文化的產物!然而從形式外殼作為吸睛而忽略了建築結構本質的這件事情是否正確?
這種現象是否為我們在建築教育中不得不正面檢視的問題?我們真正在乎過建築與結構的一致性嗎?
現實職場中,能真正做到建築圖與結構圖無縫接軌的事務所又有多少呢?當然更不用說關於建築結構
這件事,我們挑戰了甚麼? 本文特地直指"建築結構",係指在脫離土木結構的思想來討論最貼近建
築核心的構築系統,也就是"建築的結構"這件事。
一、建築設計當中最大侷限就是千篇一律的框架結構
建築設計的脈絡中反映出建築的侷限性——結構:要安全、要經濟、要減量。而在關於建築結構
表現之美,最終只能回歸到千篇一律的樑柱結構!我們不禁要問:在台灣建築史的演化當中,我們在
建築結構上面挑戰了什麼!無論拿到任何平面,第一步就是打格子的做法究竟在結構的挑戰上呈現了
甚麼?追求最佳化的結構,結果就是拋棄了創新的可能;建築教育中永遠鼓勵莘莘學子們的勇於創
新,回到實務面卻永遠總是用框架的作法限制了自己的創意,難解的問題始終難解,無法突破的格局
與技術也依舊存在,綜觀世界各國建築的飛越,都有時代的建築結構支撐著,舉世聞名的巴黎龐畢度
中心、雪梨歌劇院、日本代代木體育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東京國際會議中心,無一不是用構築
的技術、空間的創造、結構的飛越,飛越了那個時代。以我們鄰國日本、中國為例,他們藉由了奧運
會、世界博覽會更新了一次屬於他們建築篇章。他們讓全世界最具爆發力與創造力的建築佇立於他們
的國土之上,直接感受到了世界工程技術的飛越,日本、中國就是如此不斷地從中提升建築的視野。
二、挑戰結構就是挑戰建築
全世界建築能力的提升就是透過挑戰結構來達成,雖然台灣並無法獲得奧運、世博的主辦權,但
政府在西元2000年開始舉辦的一連串國家地景系列及國家門戶系列之國際競圖,如桃園機場第一航廈
改建、日月潭風景管理中心與遊客服務中心、阿里山遊客中心等,堪稱是希望可達到媲美世界奧運般
的等同等級的建築視野,用廣開國際競圖藉由國際成熟的建築師們之手為台灣劃下全新的建築章篇。
這當中"建築結構的活躍與飛越"直至今日依然是台灣對於建築結構的挑戰核心。面對國外建築師不斷
地展現過人的建築創作能量,台灣的建築技術、結構觀念是否因此也能更上一層?伴隨著建築與環境
觀念的提升,其背後的核心實力(結構或施工技術能力)是否也有隨之提升?建築文化思想與時俱進,
但我們的結構技術與思想是否如此?我們的建築結構教育是否也是如此?我們對未來的願景與夢想
又是什麼?
從鄰國對待建築結構教育即可窺知,不管是歐洲國家或是日本,他們最在意的建築基本中心思想
就是結構,我曾於成大建築任教時問到當時來訪的張永和先生:請問作為建築師與學校教授雙重身份
的您,對您來說結構是什麼?張永和回答:這個問題,我也曾在不同的時間點問過伊東先生跟坂茂先
生,對他們來說建築設計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因為這也是我一直最關心的事情)他們異口同聲的回
答:結構。並且說明那是建築的根本,是改變空間狀態的根本方法。
三、大破大立才能徹底改變
建築教育回歸到建築的本質才能改變對結構的觀念,日本的建築教育中是將建築結構放在建築系
的分支裡,因此基本上是由建築人的角度來看待建築結構的演化與發展,這跟我們台灣隸屬於工學院
的土木系來解釋"建築結構"的教育底蘊大相逕庭。並且,將建築結構納入建築系教育一環有個好處,
即代表構造、結構、構法、施工、材料、空間、設備、環境性能全歸建築系統合,從 "建築系" 這大
家族中去衍生出其他所有專業,但是最終還是回到最根本的建築計畫來做所有的考慮。如此,大家才
會考慮同樣的事情 : 建築。以日本最大型的建築設計院日建設計為例,當中就是囊括了設計、結構、
環境、設備、施工、構法等部門,藉由彼此連動與合作去創造新建築的可能,而大型工務店(營造廠),
同樣是基於"建築"這個分支的邏輯,從施工的角度去專研工法、工序、施工管理、工程系統安排、時
程控管、3D測量乃至於BIM的全面管理整合。就有如有系統的國家一致之邏輯亦是組織、教育結構化
的結果,我們必須學習的不只是空間的結構進化,乃至涵蓋到整個教育架構的結構組織。
四、台灣建築種下的結構種子
在台灣建築過去30年的軌跡中,我們經歷了世界級建築的波動。從2000年開始的一連串國家地景
系列及國家門戶系列之國際競圖掀起了最大一波高峰,即便它的建造時程是如此的漫長。直至今日已
有至少10位普立茲獎得主的作品在台灣誕生,這當中以結構挑戰獲得注目的結構種子當屬SDG構造設
計集團的渡邊邦夫先生對台灣的貢獻莫屬。1994年代郭中端老師集結了內藤廣建築師、渡邊邦夫結構
師締造了第一代的以"建築結構"為使命的設計者們,在2000年開始的門戶地景系列中,SDG與世界建
築師囊括了三個以上的頂尖作品。當年在SDG任職並隨後於台灣開始設計工作的富田匡俊先生則為第
二代種子、與之同時SDG與稹文彥建築師攜手一同初期規劃與設計的台北雙子星一案,在台負責結構
技師是築遠工程顧問的張盈智結構技師,亦是同期與SDG構造設計集團相連並萌芽而生的關鍵人物之
一。直至今日曾在SDG任職五年的我,仍以挑戰結構的使命勉力向前。原型結構於這十年間的宗旨就
是以渡邊邦夫先生的使命為標竿,努力種下第四代、第五代的結構種子,期待這結構的種子在台灣萌
芽生長、生生不息,讓台灣在建築與結構合一的願景得以實踐。
五、結構究竟挑戰了甚麼?
柯比意的建築五原則:底層挑空、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水平開窗、屋頂花園,事實上這五點其
中就有四點與結構有關。底層挑空、自由平面的緣由是因為創造了多米諾的柱版系統;自由立面與水
平開窗則又是因為外緣懸臂出的平板結構可以不需要落柱的支撐進而達到了自由的立面以及水平的
窗帶,只有屋頂花園是與地球及環境相呼應。建築五原則中前四項的自由度全部建立於對結構的挑
戰!在台灣的我們在邁向新建築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回想,關於結構我們挑戰了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