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魚詩生活誌 第14期 夏季號 | 拾書所

人間魚詩生活誌 第14期 夏季號

$ 285 元 原價 300
近年來,許多民主國家紛紛表態支持台灣並承認其獨立的國格。然而,台灣內部直至今日,仍無法凝聚共識並自我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2024大選將至,我們的社會又進入眾說紛紜、意識形態分裂的狀態,這會是一場集體的混亂,或是具有象徵意義的「過渡儀式」(Rite of Passage)?其中的關鍵,在於每一位公民的自覺。《人間魚詩生活誌》不僅從文學出發,也觸及國內外重要議題,我們始終認為,喚醒每一位公民對政治與社會議題保持好奇與關注,是媒體的責任。

延續上一期的〈台灣這張考卷——給未來的總統;與ChatGPT聊國政白皮書33道題〉,本期我們特別企劃了〈公民版國政白皮書〉,然而在策劃期間,社會發生了一連串的性騷擾揭發事件,「Me too運動」掀起的傷痛,撕破了我們原本對「台灣性別平權已逐步落實」的想像。長久以來,女性面臨的危險處境再次被討論;作為一個進步的國家,我們所有公民都需一起努力,成就彼此更好的未來。重整腳步後,我們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參與新的〈公民版國政白皮書〉討論,讓更多國政議題能被看重,其中曾任教育部長的杜正勝院士提出的「國格」與「國家精神」,十分值得正視。政治評論者張宇韶不僅也提出了國政建議,也為本刊撰寫「歷史的隱喻與再詮釋——〈奧本海默存在的時代意義〉」,從電影奧本海默探討「美國1930年代,社會左傾、曼哈頓計畫替代方案、美國冷戰初期核子戰略」。 

本期推出雙封面,分別呈現兩大主題:「把生命極大化的女性——女力從政」、「飛越與沉澱的寫作之道——陳銘磻的『大寫』人生」。我們報導了四位代表民進黨參選立委的女性:吳音寧、林靜儀、林志潔、苗博雅。在一片性平議題中,女性自覺、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力量呈現了民主台灣不同的樣貌與未來;本期也專訪了具作家、作詞人、出版人、編劇、電視節目主持人等多重身份,且為「報導文學先鋒部隊」的陳銘磻,以回憶錄、傳記性的方式,希望留下陳銘磻五十多年的創作生涯裡,為「文學」奔走的軌跡,也從中探詢,一位「大寫」的寫作者的感性與熱情,以及,一個敏銳而情感豐沛的寫作者,如何以外在行動回應對文學的愛與初衷。本封面使用強烈的對比色,烘托其飛越與沉澱的寫作人生,並以「紙上電影」的形式呈現其精神面貌與生活切面。

而「詩」是如何作用於詩人的生命中,並作為內在的歸屬?本期兩個封面均以「雜誌書」的形式設計,書腰上繪製了三位本屆「人間魚詩社金像獎詩人」,邀請讀者於訪談中透過詩人對生命經驗的回望,貼近詩人的情感體驗、走進已然消逝卻留存於詩裡的意念。

上一期,我們透過每日不斷與GPT-4提問關於「2024台灣總統即將面臨的33道關鍵議題」,本期「正青春」單元以文學報導持續AI主題並走訪校園,訪問了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系主任申惠豐教授與黃文成教授,談談在少子化的危機、重理輕文的當前社會情境下,人文學科彷彿面臨寒冬般的嚴峻挑戰,而較少走進大眾視野的台文系,是如何看待與定義自身?以及在AI時代,文學系的危機與可能——是價值日漸衰微,或迎向一場充滿可能性的新局?兩位教授的談話仿佛一面推向眼前的鏡子,不僅映照了在全球結構性的問題下,人文學科的現實處境,也提醒了人文研究者無法迴避的自我追問與反思。

除此之外,「正青春——北教大校園詩選」也由詩人、學者孟樊擔任客座主編,收錄多位學生的精彩詩作,洋溢著滿滿的青春氣息。本期以影像為主的單元「為何是/不是XX圖鑑」,也透過視訊方式,訪談了日本著名平面攝影師——同時也以電影攝影師身份參與是枝裕和電影拍攝的瀧本幹也(Mikiya Takimoto),不僅呈現精彩的訪問內容,也獲得刊出大師作品的授權,邀請讀者同走進一場視覺與文字的饗宴;由詩人陳寧貴擔任客座主編的「客語詩特輯」,刊出多位客語詩人的精彩詩作,期待讓讀體會客語語境並感受其中之美。而陳寧貴也於前言中寫道:「他們的創作早已超脱傳統的大禾埕思維,用更廣闊更嶄新的語法書寫新的時代」;詩壇前輩及兒童文學作家林煥彰,也在本期以詩紀念詩人羅行,在追悼詩人的同時,我們更感念曾任《人間魚詩生話誌》義務法律顧問的他對本刊的奉獻。

本期「青世代觀點」也持續探討兩大值得關注的議題:蕭伶伃以〈在除魅權力的路上,我們能否站穩腳步〉一文,討論台灣的性別平等;楊姍樺的〈珊瑚復育:島嶼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之路〉則讓生活在島國的你、我對於海洋生態有進一步的認識。

不論是文學、政治議題、視覺藝術、生態環境或性別平等,透過《人間魚詩生活誌》,我們看得到,台灣充滿了生命力與多元的世界觀,透過文字與圖像,我們正一起創造歷史,而以一份刊物的發展與歷史而言,我們仍舊還很年輕,但我們期望能反映時代的精神、成為不同領域與族群彼此觸及的空間,也期望成為創作者發表作品的美好舞台,以及結合了時事與詩歌、文學與藝術的,一道柔性的力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