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史部二冊 | 拾書所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史部二冊

$ 3,060 元 原價 3,400
沉埋二百餘年罕為人知 進呈乾隆皇帝御覽書稿

本書特色

◎ 清乾隆舊抄本,原書原樣呈現
◎ 分部編製總碼以利檢索
◎ 菊12開精裝,黑色緹花布面燙金
◎ 雙色印刷增添明亮度與舒適感
◎ 數位防偽技術突顯版權專屬性
◎ 四庫總目雛型,對四庫學及目錄學卓有貢獻

四庫學研究必備文獻
臺灣商務印書館 X 國家圖書館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一部二百多年前為呈給乾隆皇帝御覽的書稿,現藏於國家圖書館。這是乾隆三十八年《四庫全書》開始編修以來,各書提要第一次的彙輯,分以經、史、子、集四部,每部之中再依類別歸屬編成「總目」,是故此書應可說是日後《四庫全書總目》的原型。各部首冊首葉浮貼「初次進呈鈔錄經部」、「初次進呈鈔錄史部」、「初次進呈鈔錄子部」、「初次進呈鈔錄集部」箋條,提要撰寫形式與《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之提要相同。

此書稿原件一套線裝48冊,約4000多頁,1871條提要,以行楷鈔寫,端正清麗。今次本館與國家圖書館合作,重編為經部2冊、史部2冊、子部2冊、集部3冊共計9冊,除第1冊增編「總目」之外,每冊均編製「單冊目錄」,並依經、史、子、集四部,分別編製總碼以利檢索,外裱黑色緹花布面燙金精裝而成。原書內頁框線晦暗不明,經加製紅色框線,以雙色印刷,增添書籍的明亮度與舒適感;並結合數位防偽技術,藉以突顯此書版權的專屬性。臺灣商務印書館為秉持保存文獻,宏揚文化之初衷,並紀念本館在臺六十六週年館慶,經徵得國家圖書館同意合作出版此書,期使此一文化瑰寶,得以化身千百,沾溉世人。

編纂時間與價值
據臺大中文系教授夏長樸〈《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初探──編篡時間與文獻價值〉(《漢學研究》30卷2期,頁165-198)文中之考證與說明,《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編纂年代應為乾隆四十五年五月至四十一年正月間彙編而成,晚於各書分纂類稿,早於《四庫全書薈要》、七部《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其文獻價值為:1.探討《四庫全書總目》編纂過程提供更多資訊;2.討論分纂稿、《四庫全書》書前提要與《總目》提要差異之參考;3.比對《初次存目》與閣本《四庫全書》書前提要、《總目》提要,可看出四庫館臣編輯《四庫全書》過程中,存有刻意加入某些學術觀點的現象。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