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美學經濟+現代都市的美學記憶( | 拾書所

博物館的美學經濟+現代都市的美學記憶(

$ 760 元 原價 760
博物館的美學經濟
博物館,清楚地標示著一個國家、城市與文化的獨特性與優越性。

為什麼印象中典藏老舊東西的博物館,仍然在今日風靡這麼多的觀眾?這些世界上最頂尖的博物館是如何做到的?他們如何營造未來、感動觀眾,讓這麼多的觀眾從中找到未來美好生活的新靈感。

本書不同一般走馬看花的旅遊導覽書。作者劉惠媛是國內經營博物館專家,這本書是她以最專業的內行人角色,挑出22間世界最頂尖的一流博物館,從關鍵推手、建築特色、熱門展品到行銷傳奇,帶我們深入窺看博物館背後的美感經營,第一次讓你體驗世界頂尖博物館為什麼感動人心的祕密。

現代都市的美學記憶
從一個紅綠燈,看到現代都市的誕生…

一九一八年,世界第一座紅綠燈在紐約誕生。之後的十年裡,這個造型和意義都十分抽象的發明竟然流行到世界各大城市,成為現代摩登都市的象徵。
紅綠燈被全世界各大都市爭相模仿,這件事表現了都市的共同需求:為了支撐越來越複雜的社會結構,所有現代都市都需要大量的「符號化」、「記號化」。不明白這一套符號系統的人,進入此都市,將如同進入一座迷宮。
一九二○年代,是現代都市開始有血有肉的時代。此時複製的技術達到空前的水準,班雅明就在這背景下稱這是「複製的時代」以及「靈光消逝的時代」。從此以後,各種文化產品和美術創作都無法擺脫複製技術的影響。而為了方便大量的複製生產,符號、象徵、幾何造型,也成為不可或缺的手法。
現代設計,誕生於「靈光消逝的時代」,他的生命感由大量的符號化來加以填充。於是,我們可以這樣重新理解現代設計──在符號化與意義化的過程中,意義與物體本身分離,也就是形體不再被物品本身束縛,而成為可以複製的東西,這就是現代設計。
於是,現代事物的一切根源,都可以回溯到「複製」與「符號化」這兩件事中。而他的展開,則是無限豐富的都市生活細節。從汽車、傳媒到環球旅行,從摩天大樓、服飾到女人唇膏,整個二十世紀所表現的美學,無一不是複製的藝術,也不一不是象徵的裝飾藝術(Art Deco)。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