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治家應有怎樣的生命情調
許信良新書<台灣現在怎麼辦>
許信良主席著作不多,1971<台灣社會力分析>,1977<風雨之聲>,1995<新興民族>三書又都薄薄的,但每一本一出版就引領了好幾年的議論風潮。
現在這位「論及履及」,既著書立說,又是台灣民主運動史上扮演領航角色的<大學雜誌>,台灣<美麗島雜誌>,美洲<美麗島週報>的靈魂,同時帶領民主運動走上街頭,引領1970年代末美麗島狂飆運動,出走美國組織革命團體,1990年代再闖關回國帶領民進黨轉型,選舉拿下過半縣市長席次,奠定2000台灣政黨轉替基礎的許主席又出書了。
初次聽到他要出書,我以為他寫好回憶錄了___的確,3年前許主席就年逾古稀了。早就到了上天安排給他讓他和大家分享他叱咤風雲的回憶的歳月了。結果他出的書,不是細數自己英雄舊事的回憶錄,他的新書叫<台灣現在怎麼辦>,談的是時局和未來。不過想更從「個人角度」去讀出許主席的讀者也不必失望。
宏觀,深刻,豁達,悲憫,洋溢的想像力和強烈使命感是許主席的基本生命情調,現在台灣政界中我敢說是找不到的生命情調中兼具這些特質的人了,但這情調卻貫穿了許主席一生的事業行誼,也洋溢在他每一本書中。
新書<台灣現在怎麼辦>由「台灣經濟失落十年」談起,雖然他的主張仍然和<新興民族>中的台灣經濟要發展,必須大膽西進大陸的主張一樣,而1995到2003畢竟有18年之久了,可是許主席的看法是全球化的新秩序基本沒變化:在全球化的世界體系中,各國經濟高度互賴,這就形成了台灣面對中國時的安全網,因此台灣經濟大膽西進也應一直是正確的選擇。許主席這論述的前提我大體沒意見,但結論我保留。
但我仍是要指出,18年中全球和兩岸經濟格局變化巨大無比,18年中全球經歷了2001網路泡沫破烈和2008金融風暴,而其間中國更由只有GDP不到日本1/6的規模成長到2009一舉超過了日本,而美國也由當年許主席肯定有加的全球化「世界新秩序」,走到今天的在亞太「再平衡」的新政策。不過追蹤這些變化看來一點也不是年逾古稀的許主席的問題,而且他還有一些深刻的洞見可以讓人眼睛一亮。
不過這些現在不想討論,本文要特別介紹的是這本書有另外一些非常值得領會的特色。
第一個特色是許主席在議論時介紹了許多歷史大人物,如鄭芝龍、鄭成功、戴高樂、邱吉爾、韓信、䔥何、德川家康、毛澤東、鄧小平,等等,有的短短幾句劃龍點睛,有的長篇大論更言人所未言,如他認為鄭氏父子,海盜鄭芝龍比起儒生鄭成功更心胸自由開濶,有開創歷史,創造新局的氣魄視野,完全顛覆了正統的史觀,非常精彩。他會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鄭氏父子及其他豪傑的精彩面貌,很明顯是源頭於他天生宏觀,洞察的生命情調__到底只有用大視野才能見到大格局。
第二,他的書中有一半是從1990到現在的演講稿。其中有民進黨總統初選演講,主席選舉演講,退出民進黨聲明,到大學的演講等等。雖然在總統初選,主席選舉中他都是失敗者,但和其他競選人比起來,他演講的內容精彩太多了。精彩,並不是因為詞藻華麗,相反的,他用字最平易;精彩是因為洋溢了他特有的宏觀,深刻,豁達,悲憫,想像力和強烈使命感。格局視野如此,卻選輸,真是令人感嘆天命之難測,但到底值得欣賞,並讓我們睿嘗試用不同的,更有格局的眼光看政局。
第三,他原是自具一套漂亮論述的台灣民族主義者,但他近年對兩岸民族主義對立的上升憂心忡忡,從1999年他在清華大學呼籲「民族主義不是兩岸的答案」開始,他不斷苦口婆心地建議,兩岸,雖不可能放棄民族主義,但應該「超越民族主義」,要有世界國的觀念。他甚至建議中國「積極支持和參與」美國影響下的「全球治理」。不要說1999,甚至直到2001美國甚至被稱為主導了「單極世界」,那有什麼全球治理問題?因此他這些話似乎說早了,然而從2008開始,東亞民族主義性格的對立不斷尖銳化,到了今年,中日甚至彼此互飇戰機船艦。這局面現在還沒有人能有信心地預料他的未來會怎麼樣收場。
於是在這裡我們領略了他的前瞻視野,也感受到了他的寂寞。但他真的會寂寞嗎?他天性是那麼地豁達。
無論如何,這本書雖然不是回憶錄,但湊巧地,卻可以讓我們看到他前三本名著中看不到的許主席,對這位曾叱咤風雲的長者的生命情調有更多的體會,也得到了不同的看世界的角度。
許信良新書<台灣現在怎麼辦>
許信良主席著作不多,1971<台灣社會力分析>,1977<風雨之聲>,1995<新興民族>三書又都薄薄的,但每一本一出版就引領了好幾年的議論風潮。
現在這位「論及履及」,既著書立說,又是台灣民主運動史上扮演領航角色的<大學雜誌>,台灣<美麗島雜誌>,美洲<美麗島週報>的靈魂,同時帶領民主運動走上街頭,引領1970年代末美麗島狂飆運動,出走美國組織革命團體,1990年代再闖關回國帶領民進黨轉型,選舉拿下過半縣市長席次,奠定2000台灣政黨轉替基礎的許主席又出書了。
初次聽到他要出書,我以為他寫好回憶錄了___的確,3年前許主席就年逾古稀了。早就到了上天安排給他讓他和大家分享他叱咤風雲的回憶的歳月了。結果他出的書,不是細數自己英雄舊事的回憶錄,他的新書叫<台灣現在怎麼辦>,談的是時局和未來。不過想更從「個人角度」去讀出許主席的讀者也不必失望。
宏觀,深刻,豁達,悲憫,洋溢的想像力和強烈使命感是許主席的基本生命情調,現在台灣政界中我敢說是找不到的生命情調中兼具這些特質的人了,但這情調卻貫穿了許主席一生的事業行誼,也洋溢在他每一本書中。
新書<台灣現在怎麼辦>由「台灣經濟失落十年」談起,雖然他的主張仍然和<新興民族>中的台灣經濟要發展,必須大膽西進大陸的主張一樣,而1995到2003畢竟有18年之久了,可是許主席的看法是全球化的新秩序基本沒變化:在全球化的世界體系中,各國經濟高度互賴,這就形成了台灣面對中國時的安全網,因此台灣經濟大膽西進也應一直是正確的選擇。許主席這論述的前提我大體沒意見,但結論我保留。
但我仍是要指出,18年中全球和兩岸經濟格局變化巨大無比,18年中全球經歷了2001網路泡沫破烈和2008金融風暴,而其間中國更由只有GDP不到日本1/6的規模成長到2009一舉超過了日本,而美國也由當年許主席肯定有加的全球化「世界新秩序」,走到今天的在亞太「再平衡」的新政策。不過追蹤這些變化看來一點也不是年逾古稀的許主席的問題,而且他還有一些深刻的洞見可以讓人眼睛一亮。
不過這些現在不想討論,本文要特別介紹的是這本書有另外一些非常值得領會的特色。
第一個特色是許主席在議論時介紹了許多歷史大人物,如鄭芝龍、鄭成功、戴高樂、邱吉爾、韓信、䔥何、德川家康、毛澤東、鄧小平,等等,有的短短幾句劃龍點睛,有的長篇大論更言人所未言,如他認為鄭氏父子,海盜鄭芝龍比起儒生鄭成功更心胸自由開濶,有開創歷史,創造新局的氣魄視野,完全顛覆了正統的史觀,非常精彩。他會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鄭氏父子及其他豪傑的精彩面貌,很明顯是源頭於他天生宏觀,洞察的生命情調__到底只有用大視野才能見到大格局。
第二,他的書中有一半是從1990到現在的演講稿。其中有民進黨總統初選演講,主席選舉演講,退出民進黨聲明,到大學的演講等等。雖然在總統初選,主席選舉中他都是失敗者,但和其他競選人比起來,他演講的內容精彩太多了。精彩,並不是因為詞藻華麗,相反的,他用字最平易;精彩是因為洋溢了他特有的宏觀,深刻,豁達,悲憫,想像力和強烈使命感。格局視野如此,卻選輸,真是令人感嘆天命之難測,但到底值得欣賞,並讓我們睿嘗試用不同的,更有格局的眼光看政局。
第三,他原是自具一套漂亮論述的台灣民族主義者,但他近年對兩岸民族主義對立的上升憂心忡忡,從1999年他在清華大學呼籲「民族主義不是兩岸的答案」開始,他不斷苦口婆心地建議,兩岸,雖不可能放棄民族主義,但應該「超越民族主義」,要有世界國的觀念。他甚至建議中國「積極支持和參與」美國影響下的「全球治理」。不要說1999,甚至直到2001美國甚至被稱為主導了「單極世界」,那有什麼全球治理問題?因此他這些話似乎說早了,然而從2008開始,東亞民族主義性格的對立不斷尖銳化,到了今年,中日甚至彼此互飇戰機船艦。這局面現在還沒有人能有信心地預料他的未來會怎麼樣收場。
於是在這裡我們領略了他的前瞻視野,也感受到了他的寂寞。但他真的會寂寞嗎?他天性是那麼地豁達。
無論如何,這本書雖然不是回憶錄,但湊巧地,卻可以讓我們看到他前三本名著中看不到的許主席,對這位曾叱咤風雲的長者的生命情調有更多的體會,也得到了不同的看世界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