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耶魯之夏到巴黎之冬
由學習而致用,由書生議論而政壇熱廚房烹小鮮
探討全球環境、自然與科學,更針砭台灣社會、人心與政治
作者想表明,身為「喝台灣水、吃台灣米」長大的一個外省第二代,如何在這個國度裡成長、學習、思索與回饋,如何「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歐陽修說:「身在公門好修行。」認真的論政與從政,可比禪修。民主政體的台灣,政治人物責任重大,老百姓亦然。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若將這裡的「兵」換成「政治」,可指出台灣今日之病與痛。
本書是作者卸任環保署署長的公職後,檢點書篋,回顧行程,整理編排後的文章。並非自傳,而想從「文如其人」的角度切入,為自己做一個側像剪影。文章次序大致按照時序,但也有類別歸屬,循序而下,流淌著台灣政治變遷中的點滴。
全書包括十大範疇,政治評論,教育、科學與人物,化石、演化與地球歷史,地質與天然災害,能源,海洋,環境保護,全球暖化與永續發展,文學青年,從耶魯之夏到巴黎之冬。
書名有兩層涵義:一是國家之變,二是河山大地之瘡痍,前者說社會、人心與政治,後者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