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生卒年不詳,姓李名耳,字伯陽。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
作者注釋這部書的意思,完全是為一般人做打算,稱不起專門的著述。既為一般人做打算,就須做到「深入淺出」的地步,一般人才可藉以了解《老子》書的意義,以為做人處事的依據。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訪華時,有人為他介紹《老子》,並講了幾段給他聽,他大為驚嘆,幾乎不相信中國古代的思想家竟有這樣的奇蹟,同時德國的學術界亦在那裡組織《老子》的研究團體,共事研究,以參證歐西歷代哲人的學說。試想外國的大學問家都如此重視我們的古籍------尤其是《老子》一書,我們哪能束諸高閣,棄置不讀呢?祗是歷來注釋《老子》的人所用的文字太深,又陳義太高,不肯逐字逐句做淺顯的解釋,於是一般人想讀《老子》的,也得不到什麼幫助,這是很可惜的事。天下注書的人正是負著為人講書的責任;原書的文義艱深,才需要有人來加以注釋。倘若注書的人不肯低降身分,化高深為淺顯,縱然他所注的書可以藏諸名山,傳諸有人,一般的人卻得不到他的好處和幫助。不能了解其歷史上的重要典籍,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場上說,真是莫大的損失!
吾國數千年前即有這樣偉大的思想家,將其遠見博聞及其最豐富的人生經驗提煉得精之又精,用最簡潔的文字寫出來留給後人,這是我們最當引為慶幸的事!
作者注釋這部書的意思,完全是為一般人做打算,稱不起專門的著述。既為一般人做打算,就須做到「深入淺出」的地步,一般人才可藉以了解《老子》書的意義,以為做人處事的依據。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訪華時,有人為他介紹《老子》,並講了幾段給他聽,他大為驚嘆,幾乎不相信中國古代的思想家竟有這樣的奇蹟,同時德國的學術界亦在那裡組織《老子》的研究團體,共事研究,以參證歐西歷代哲人的學說。試想外國的大學問家都如此重視我們的古籍------尤其是《老子》一書,我們哪能束諸高閣,棄置不讀呢?祗是歷來注釋《老子》的人所用的文字太深,又陳義太高,不肯逐字逐句做淺顯的解釋,於是一般人想讀《老子》的,也得不到什麼幫助,這是很可惜的事。天下注書的人正是負著為人講書的責任;原書的文義艱深,才需要有人來加以注釋。倘若注書的人不肯低降身分,化高深為淺顯,縱然他所注的書可以藏諸名山,傳諸有人,一般的人卻得不到他的好處和幫助。不能了解其歷史上的重要典籍,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場上說,真是莫大的損失!
吾國數千年前即有這樣偉大的思想家,將其遠見博聞及其最豐富的人生經驗提煉得精之又精,用最簡潔的文字寫出來留給後人,這是我們最當引為慶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