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易經的奧祕,卷五:轉化干戈為玉帛 | 拾書所

解讀易經的奧祕,卷五:轉化干戈為玉帛

$ 340 元 原價 400

易經》自古即稱作「天人之學」,探討的是「天道演化」及「人事興革」的原理,以及「人」與「自然環境」互動的關係。「卦序」為《易經》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可分為「上經」與「下經」兩部分。

 

上經三十卦,始於乾、坤,終於坎、離,講述自然天道運行;下經三十四卦,始於咸、恆,終於既濟、未濟,細數人間愛恨情仇。事實上,《易經》自乾、坤兩卦之後,接續而來的六個卦:屯卦、蒙卦、需卦、訟卦、師卦、比卦,裡頭全部都有「坎」,啟示我們:人皆生於坎險。水裡來、火裡去;水深火熱、火熱水深,這些都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人生境遇。

 

本書中,曾教授就「屯卦、蒙卦、需卦、訟卦、師卦、比卦」這六卦的特性深入剖析—屯卦,初生的艱難;蒙卦,啟蒙教育的循循善誘;需卦,密雲不雨的耐心等待;訟卦,司法的人治、法治、德治問題;師卦,轉化干戈為玉帛的智慧;比卦,合眾連盟、親比交心……等等,讓我們明白卦與卦之間,乃是息息相關,具有錯綜交合的連動性。

 

卦與卦構成外在環境,爻與爻形成內在變化,可謂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易經》卦象與現今社會、教育、自然環境的種種現象,都能彼此交相呼應。乾剛坤柔、比樂師憂,唯有轉化干戈為玉帛,在和平、和諧中求取發展,才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救亡圖存的唯一正道。在讚歎古聖先賢智慧之餘,我們也應該反躬自省,自我勉勵。

 

「知識可以傳達,智慧卻只能靠自己體會」。人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與禽獸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擁有能夠自主創造的心智力量。這種力量,使得文化與文明的火種得以永續傳承、不斷演化,生生而不息,正如同莊子所云:「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