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仁行:大學全書講記 | 拾書所

大學仁行:大學全書講記

$ 207 元 原價 230



引言

*儒家之入世精神,即佛家之大乘菩薩精神,而儒家之入世精神盡見於大學一書。

*此書乃儒門傳心法要,合內聖外王之道,乃修己治人之法。

前言

*《大學》一書,本為《小戴禮記》中第四十二篇。

*凡有三本:1.古本2.石經3.二程定本。 *作者為誰,古無定論。

*朱子謂《大學》經一章,乃孔子之言而曾子敘之,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

*後世學者,以朱子所言,缺乏根據,遂疑其說。

*吾人求學,旨在閘明《大學》真諦,對於作者考證方面,遂從簡略。

流源

*北宋大儒程頤夫子(伊川先生),發現此書價值很高,於是連同《中庸》從《禮記》中選出。

*南宋朱熹夫子(晦庵先生)本其師(二程)的教誨,對《大學》、《中庸》曾經用過四十年的功夫,精心研究,從事修改及註解工作,並將之與《論語》、《孟子》合併同列成《四書》,大力闡揚,據程子之意,將此篇分為經一章、傳十章,完成《四書集註》一書。

*後經元、明、清七百餘年,國家考試、民間誦習,皆以此書為基本教材,其影響國民思想,風俗習慣之深,人所共知。

*自宋仁宗時起,凡考試及格者,均賞賜《大學》或《中庸》。

*宋史《藝文志》謂,司馬光等六家,曾著《大學》、《中庸》解義,《大學》單行本,當由此時始。

*呂祖慈悲:「大學源流,人咸曰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此其源流也,我可以說,未有天地,而大學之道已在。大學之道,如經天之日月,行地之河海,織成錦繡乾坤者大學也,長養萬物之功者大學也,在未有天地之時,大學之綱領條目,文字書面雖無,而經體、經用、經旨、經功,則有矣。不過至孔聖時,得一貫心法,懷不二聖學,將乾坤萬物之大學,總括與書面耳,至於源流,相信不自至聖始,乃係由天道以啟端也,願修道君子幸熟思焉。」

呂祖慈悲:「孔門之學,讀此二書,可盡其要,故後之學者,率由此門入。」

朱子章句序: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意譯:

程子說:「大學乃孔聖遺留下來的經書,是進德修業的初學者入德之門。即現在能看得到古人為學的次序,全賴這篇大學的存在為先,以論語及孟子為次。學習聖人之大道由此為先,順次而學,那就差不多不會有錯了。」

字解:

*子程子:1子:老師,先生;2.程子:指二程夫子。

*黃大學:「大」字,古讀「泰」,今讀如字。

*孔氏之遺書:指本書是孔子講明性理心傳,由其門人曾參夫子閘述,留存至今的書。 *初學:開始學習覺知及效法如何成為大人聖哲境界的學問。

*入德之門:進入德行圓滿的門徑。

*為學次第:為學的次序。

1.君子務本:朱子不忘本,尊師重道,於《大學》註解中引用程子所言,為序。 「子程子曰」,有如《金剛經》的「如是我聞」。此乃不欺師。(因朱子承學於程子)

2.程顥夫子去世四十五年,程頤夫子去世二十三年後,朱熹夫子才出世,朱子甘願引二程夫子為師,可見二程夫子實有令人師之之地。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