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仿物與擬像
本書為後現代大師尚.布希亞的重要著作。作者認為,後現代的文化充斥著「擬像」活動,現實界已然消失,擬像也非傳統模仿論所謂對現實的擬仿,而是對「擬仿物」的再複製。因此,整個後現代的社會可說是一個超渡現實的場域﹔「擬仿物本身,即為真實。」
作者對後現代的文化現象剖析入微,論及小說、電影、廣告、媒體、商品、市場、政治、歷史、民族學、核爆、太空競技、複製體、狄斯奈樂園等等,絢麗呈現出後現代璀璨繽紛的萬花筒。書中提出的理論架構級數與在人文社會科學內均已被廣泛引用,並且與二十世紀末的「擬真」世界同步互涉。
不同於布希亞較有系統的理論著作如《物體系》、《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但也並非如《美國》或《酷回憶》那樣的詩意敘事。本書或許可以說是布希亞的雜碎製物櫃,拾荒般地撿起文化性社會中的各色光景,以魔術師的迷人袖口套入其中。而這一切。沒有源頭地起始於布希亞置放於本書的書寫記號,以及其他。
作者簡介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法國當代思想家。1929年生於理姆斯(Reims),1966年至1987年任教巴黎第十大學 (Nanterre) 教社會學,著有《沉默大眾》、《物體系》(中文版時報出版,1997年)、《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象徵交換與死亡》、《酷回憶》、《擬仿物與擬像》、《美國》等書。
譯者簡介
洪凌
出生於「酷回憶」尚未大行其道的七○年代,迄今所生產的文字「物體系」,如同在超度現實的天空上,乍現出一團團生鮮擬像星雲--
1.身為「誘惑」的小說:《肢解異獸》、《異端吸血鬼列傳》、《宇宙奧狄賽》,《末日玫瑰雨》,《在玻璃懸崖上走索》。
2.化為「致命策略」的論述:《魔鬼筆記》、《酷異劄記》、《弔詭書院--漫畫末世學》、《妖聲魔色》。
3.幻為「象徵性交易」的譯作:《竊賊日記》、《擬仿物與擬像》、《網路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