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尼采:漂泊在杜林的靈魂 | 拾書所

激情尼采:漂泊在杜林的靈魂

$ 247 元 原價 290
激情尼采  一八八八年四月,尼采因病纏身,告別十年的教學生涯,孤單窮迫地遷至杜林。不到一年時間,他完成《華格納事件》、《偶像的黃昏》、《反基督者》、《瞧!這個人》、《尼采對華格納》和《戴奧尼索斯之歌》六部作品。  一八八九年一月,他逐漸神智不清,創作生涯劃上句點。一八九七年,由妹妹帶至威瑪,從此臥病在床,至一九○○年過世,享年五十六歲。  穿越百年時光隧道,作者千里迢迢來到杜林,循著尼采當年的足跡,體驗尼采的最後一段旅程,彷彿陪著尼采度過他人生最激情,也最豐盈的時光。  透過尼采與友人魚雁往返的書信,作者生動翔實地描繪出他孤傲怪誕的性格、對女人愛恨交織的慾求、與華格納從知己到絕交的始末、理想中的戲劇和藝術形式,以及音樂素養對他作品的深遠影響。  在作者融合複雜情結、自由聯想和豐富典故的散文中,她以幽微動人的筆調、沛然細膩的情感,懷著友善知惜的真誠與熱情,深入尼采孤獨的內心世界,窺探天才創作力臻至顛峰時所經歷的生命激情和深思。  長久以來,世人對尼采的定論,始終爭辯不休,更有人將之視為納粹思想的源頭。時逢尼采逝世百週年,張伯倫女士整理尼采生平所留下的大量信箋和資料,試圖貼近他的生活本質,將周遭的人事物與作品連貫起來,還給尼采哲學一個本來的面貌。 名人推薦  對於任何閱讀當代尼采評論的人來說,本書可以讓他們大大地鬆一口氣……比起其他的作品,張伯倫女士更能持平地評述尼采與華格納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清楚解釋了為什麼這對尼采影響深遠。 ──Michael Tanner,《泰晤士報》  讀者可藉由本書,了解尼采的個人經驗與他最著名思想之間的關聯。 ──Christopher Lehmann-Haupt,《紐約時報書評》  張伯倫女士試圖為尼采平反,打破他在一般人心中的刻板印象,如憎惡女人、法西斯主義的先驅﹔將他還原成普通人的模樣──驕傲、可愛、走不停、吃不停。……作者優雅、獨特的筆調,充滿了無比的熱情和嚴謹的學術涵養。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  停下你的腳步,讀一讀本書。這是一部迷人的作品,記述了哲學家尼采一八八八年激昂而短暫的創作生命。──Herbert Muschamp,《紐約時報》  優美憐人的詞藻中,浮現出一位親切、倔強,但對生命有著無限渴望的人。──Alain de Botton,《洛杉磯時報書評》  本書精采描述了尼采最後的日子……。作者在傳達人物與思想家的思慮上,已成功地做到令人驚喜的程度。 ──John Banville,《愛爾蘭時報》 作者簡介  張伯倫女士(Lesley Chamberlain),曾於英國艾希特(Exeter)和牛津學習德文與俄文,後赴莫斯科任記者,目前與家人定居倫敦,從事寫作和教職,長期為《泰晤士報》和《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撰稿,閒暇之餘,習音樂和園藝。著有《俄國美食與烹調》、《共產主義的典範》、《窩瓦河,窩瓦河》、《冷戰邊緣的故事集》、《佛洛伊德──德意志作家》等書。 譯者簡介  李文瑞,靜宜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譯有《數到十就能成功》、《多重結局少年冒險故事系列》、《朱小妹》、《挑戰核能》等書。現任職某翻譯社暨網站製作公司專案經理人;但自認做「文化人」的傾向,比做「經濟人」為重。    蔡孟貞,輔仁大學法文系學士,法國馬賽第一大學應用外文系碩士。曾任法國設計大師皮爾‧卡登(Pierre Cardin)訪台期間隨行翻譯、新竹科學園區藝文活動中心基礎法文教師。喜好閱讀、翻譯和旅遊,譯有《二十世紀的巴黎》、《螞蟻》等書。  王瓊淑,台灣台南人,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CNN頻道專職翻譯,現為公共電視、Discovery頻道特約譯者。譯有《笑傲第三波》、《雅典的民主》、《普魯士的興起》與《三十年戰爭》等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