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系
本書所談的正是消費的時代,而書本、思想、對消費社會的批評本身當然也有可能成為消費物品(「我們的文化體系的整體建立於消費之上」~這是本書的結論之一)。本書對消費社會之物品記號體系分析深入、批評尖銳、舉證廣泛。為現代社會科學之名著,其探索觸角的博深,亦值得建築、設計、廣告、博物館學、當代藝術及科幻文學之有心人士參考反思。
這是一本談物品的書,也是一本談人的書。物漢人,主體和客體,它們的關係,便是本書最基本的質問起點,由物談人,先決條件在於把物當作是人的一面鏡子。《物體系》一開始便大談分類,提出的基本主張,就其根柢,乃是物向記號的轉化。
「物品的意義並不限於它的物質成分和實際用途。物品依生產體系之目的而行銷﹔在物的世界裡,需要受到不合理的揮發消滅﹔物品亦受到流行強大的宰制-這些明顯易見的現象,卻不能隱藏物品有形成邏輯一致的『記號』體系之傾向,而消費的概念只能由此導出。本書所要分析的,便是物體系之邏輯和策略,以及其中心裡能量和威望的社會要求、投射機制和模型/系列的複雜操作,還有這些問題層次間的深層勾聯。」-尚.布希亞
譯者簡介
林志明
1965年出生於台灣台中市。1987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1990赴法留學,於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以《流行的體系和物的體系之比較研究》論文取得該校碩士文憑,並獲「具有出版價值」之榮譽。目前正撰寫有關法國近代藝術批評的博士論文。譯有《塔皮耶斯版畫集》、《塞尚》(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