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與夢的詮釋:榮格心理學核心觀念 | 拾書所

象徵與夢的詮釋:榮格心理學核心觀念

$ 332 元 原價 420

~榮格最後的作品~

大師最後歲月對同代以及下一代人的呼求

 

《未知的自我》與《象徵與夢的詮釋》

這兩篇論文是榮格晚年所寫,

用以回應二戰時期破碎的經驗以及大眾社會的興起。

 

《未知的自我》是他對同代以及下一代人的呼求──

他請求人們繼續自我發現的個人工作,並對方便且短暫的大眾文化進行心理學的反思。

榮格告訴我們,只有同時對個人心靈的意識與無意識面向進行覺察,

才能使人類文化持續地繁榮發展。

在本篇中,榮格對人類的心靈探索、時代的精神潮流、

文學藝術與宗教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並對東西方的文化做出了許多精彩的論斷。

 

榮格對自我瞭解的反思以及對無意識的探索帶來了第二篇論文。

《象徵與夢的詮釋》完成於1961年他去世前不久。

榮格認為夢是無意識的溝通,他在文中解釋,

發生在夢裡的象徵是如何補償被壓抑的情緒與直覺。

這篇論文包含了他關於解夢最成熟的思想、以及如何療癒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裂口。

 

而這些觀念都是榮格心理學的核心,

也因此使本書成為榮格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本書特色

 

◎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始人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本人親著。

◎榮格最後的作品,闡述其解夢最成熟的思想,以及療癒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裂口。

◎收錄倫敦大學學院教授榮格史教授,索努‧山達薩尼序言。

 

專業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呂旭亞|榮格心理分析師

洪素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鄧惠文|作家、精神科醫師

詹美涓|IAAP榮格分析師

 

榮格認為人比自己想像的要缺乏理性,尤其在群體之中,群眾會把個別的見解與反思碾誶。使得國家變得軟弱,成為獨裁與教條主義的溫床。而認識深層自我,是使個體得以從群體的催眠中脫身,並且幫助集體心靈進化的不二法門。——詹美涓|IAAP榮格分析師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