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四十歲以上的人--我的讀後感
也許我已經從第一成人期步入第二成人期,馬上要成為五十歲的中年男人,天下文化的編輯於是「好意」要我先讀這本《新中年主張》。他們大概也想看看我除了能做客觀的社會學解讀之外,會不會也道出一些主觀的感受和體驗。讀完這本喬之後,我的確是想寫些非社會學的感言。
本書作者在二十年前就以《人生變遷》(Passages)一書而出名,我也有機會在快三十歲的時候翻閱過,以一個還只是經驗「成人準備期」(三十歲以前)的人,讀到「第一成人期」(三十歲到四十五歲)將面臨的種種人生轉捩點和危機,都還有感到一些遙遠和抗拒,沒想到一轉眼,我已度過那段人生歲月,現在讀作者的這本新書中文版,最吸引我的竟然是作者筆下,利用大量社會人口資料和問卷調查,以及深度訪問結果所寫的在「第二成人期」(四十五歲到六十五歲)將體驗的種種閃耀,焦慮和和諧處境。
二十年前讀《人生變遷》,印象比較深的是作者提到成人期的發展,主要是以心靈、精神、社會各層面的成熟來作為判準,成敗或榮辱的認定,抱負和價值的訴求,都得看個人是不是能以歡愉、進取的心境去迎接每一個人生旅程的階段,可以欣賞走過的過去,但不退縮到昔日。回想我自己度過的「第一成人期」人生旅程,再對照新書中對「繁華四十」的種種勾勒,不禁莞爾。不管我過去的四十有幾歲月是不是真的有過繁華,但倒經歷過書中所說的,在四十歲之際,也曾決定是時間該找尋和發展真實的自我,整理、反省和接受自己已定型的性格,不容許自己偽裝
初嘗「心安」的繁華
記得四十歲那年的夏天我還寫過一篇包含三十則感言的《初夏雜寫》,如今再讀那篇拙文,我發現我還是頗能受用,譬如「不計較『有所得』比計較『有所失』還不容易」、「欣賞別人的長處比厭惡別人的短處,做起來更難」,「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該片面要求別人」曾經是自己在過去十年裡努力牢記和警惕的心得,我想在未來的五十有幾人生歲月裡,做起來應該可以更順心、更舒坦。又譬如,我還是很相信人生有許多問題,很可能是「無解」,不必刻意去解人生的迷,這未必就是退縮反而可讓自己積極迎向另一生命歷程的開始。我也深信「名聲只是鏡子裡
我同意書中一位中年主管受訪人談到,五十歲應該算是很適合回顧的年齡。但回顧不是就此停擺,而是適時在走過四十歲年代之後做一些能讓自己更心安的調整。如果在四十多歲的時候還曾怕承認自己是中年,到了五十歲就更不該逃避了。雖然戰後出生的我們這一世代,都有一種不甘願認同「中年」的傾向,但如果向前看,中年何嘗不是另一個人生旅程的新開始。這本書還綜合了所有研究人生階段的理論和觀察,結論是說屬於第二成人期的前段(在六十五歲以前)不但將是生命的高點,而且是屬於自鋌的歲月,也就是說不但能不惑,又能自主不踰矩。如果能善
歡喜迎接自主歲月
至於會不會想到自己在第二成人期的後段(六十五歲以後)會如何?坦白說,現在的我,倒還沒想那麼多、那麼遠。這本書生動描撫了面對五十歲的男人和女人的心境;女人比男人有著多一分的焦慮,女人的更年期是一關卡,男人怕輸下陣的大力士情結更是要克服的障礙。作者語重心長地指出,對男人來說,要成功走向自主歲月就是試著放棄凡事都要主宰作主的渴望。至於女人,作者則建議,走過中年更年期危機的最好對策是接受它,了解它,然後設計自己獨特的更年期應對之道來超越它。一旦能重新創造星命力,就能撥雲見日。一位受訪的知名中年女人很寬
但是我對這本書的第六篇,也就是討論「和諧六十」的內容,還是覺得很有意思,「迎儇改變」和「維繫生命熱情」仍是作者提出的良策。到了衰老不可免的階段,也還是可以選擇如何衰老--所謂成功的老化過程,一種可以藉機用全方位角度看清楚人生的老年歲月。
這本書畢竟是以西方人體驗,在西方社會結構和西方文化背景下寫出來的書,帶有濃厚個人主義色彩的中年自主新氣象主張。我在想,在非西方的台灣,是不是另有一種可以有多一些社會支持,但也能自主的中年年華?是不是在不久的將來也可以有一本由台灣作家自己寫的《新中年主張》?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