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感官世界 | 拾書所

嬰兒的感官世界

$ 340 元 原價 340
小小世界真美妙  俗語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問題是,即使真要認真「照書養」,到底該照哪本書?另一方面,話又說回來,即便對待老二真要「照豬養」,也不容易,因為即使只管他填飽肚子,也還有得斟酌:到底是應該餓了就餵奶?還是應該定時餵?若要定時餵,又該多久餵一次?  相信不少作父母的,尤其是初為人父或人母者,在關心育兒問題的當頭都曾有過這樣的疑慮: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諸如「他現在已經六個月大了,是不是應該要會翻身了?」「什麼時候應該開始給他吃奶水以外的副食品?」等等問題,也許就可以請教其他有經驗的父母,或是參考一般的育兒手冊。最最不濟,念念俗語如「七坐八爬」(七個月可以獨立坐起,八個月可以爬行),也可能還能暫時心安或略解疑惑。但是一旦碰到稍微再深入一點的問題,例如「到底我的孩子是否能夠看清楚我的長相?」「多大以後他才聽得清楚?」「選購玩具時,怎樣的玩具才能吸  育兒知識不可少 當然,即便只是知其然,也總比全然無知要好。例如,有些人在孩子已經半歲至一歲大時,才發現他的聽力有問題。他們完全不知道,事實上,新生兒就可以對夠大的聲響有轉頭朝聲音方向的反射動作,否則應該夠早就能察覺孩子的聽力障礙。另有些人為嬰兒選購圖片時偏好黑白者,而完全忽視即使是新生兒也能看見彩色的事實。再者,如果了解嬰兒喜看中等複雜﹑具有人臉一般,有著眼睛嘴巴等顯著特徵的物體,則可在選購嬰兒床上吊著轉動音樂鐘擺飾時,有一個選擇的依據。例如儘量選擇有大眼睛的臉(如卡通人物),而非是各種動物的造型。另一方面, 這類知識也許可以在一般育兒書籍上找到,但是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一歲以前),感覺系統的快速發展,使得細心、敏感、好奇的父母每天可能發問的問題,遠比所能找到的答案要多得多,再加上每位嬰兒的個別差異,很多問題不可能有標準答案,此時父母的推論與判斷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了解自己小孩各項感官的發展,並判斷何時該提供什麼樣的刺激,以及該不該或何時去找專科醫師諮詢等等。從孩子的母親懷孕開始,父母雙方就聽了不少來自好心的建議與忠告,也看的不少相關的資訊,有些甚至相互衝突矛盾,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做判斷 連結通俗與學術 有心的父母或對嬰兒有興趣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一方面對通俗書籍介紹的內容漸感不足;另一方面,若真想看看目前嬰兒研究的成果,又苦於專業背景的不足而難以入手。因此,這兩者間的鴻溝始終存在,前者總是廣度夠﹑但深度不足;後者則又嫌過於深入,尤其是涉及視聽等感覺的專門知識,以及研究嬰兒的方法學等。如果有人願意架起以個橋樑,讓無法僅滿足於通俗書刊提供的知其然觀念的人,也能跨越鴻溝,一窺學術研究的內涵,相信必能對現今許多關心孩子發展的人,包括父母﹑準父母﹑以及未來的父母等,提供一個有用的資訊管道。 本書的作者達夫妮‧莫勒(Daphne Maurer)與查爾斯‧莫勒(Charles Maurer)兩人便嘗試作這樣的架橋工作。他們兩人多年來從事嬰兒視覺的研究工作,寫作此書時,他們刻意避免使用學術上常用的專業術語,努力將艱澀的嬰兒研究成果化為一般易懂的語言與概念。作者更嘗試儘量將各項研究結果轉化成以嬰兒的角度來看世界,呈現一個與成人相當不同的「嬰兒的感官世界」,也釐清了一些常被提及﹑但不見得正確的觀念。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專門研究人類智力的美國學者韓特(E. Hunt)曾說過,科學家們也許是最不適合上電視節目的「人種」之一,因為他們從來 我在學校裡主要教授感覺與知覺方面的課程,深感學術性的語言與概念以通俗話語道出之不易,因此,作者的這番努力相當值得肯定,至於是否真的達到了目的,就有待讀者自行評斷了。 (本文作者為台大心理系副教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