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見得為人父母,但我們都曾經是小孩。
讓我們帶領你,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回去愛與不愛的源頭,看清關係的本質──學會愛。
* 或許,我們小時候沒能從原生家庭中得到渴求的愛,但我們可以透過自我覺察及反省,檢視我們的愛,是否也同樣帶給別人傷害?
* 本書作者洪仲清與李郁琳,帶領我們從原點出發,探究家庭與個人的真理,以及練習讓自己變得更好。
如何「讓自己鬆綁」?
人常常以過去對自己的記憶,來評斷自己。
過去當然重要,只是,我們不因執著過去,而忽略了未來的可能性。
如何面對「我的孩子,以及我內心的孩子」?
選擇正面面對自己的人生,看清楚自己的不成熟。
也選擇與父母或想像中的父母,理解、諒解、和解。
也讓自己收起船錨,準備揚帆啟航。
如何處理「家庭中的女性,還有男性」關係?
讓習慣掌控了關係,常會讓我們忘掉關係中的情緒,其實才是維繫關係的核心。
如何「修復關係,重啟對話」?
修復關係,不是犧牲自己。
在關係中,要了解他人是否和自己一樣承受苦痛,而自己其實是帶著誤解的眼光在看他人。
洪仲清心理師說:「回到原生家庭不容易,可是,那是我們許多關係的縮影,是愛與不愛的源頭,不回去,很多關係的本質就會看不清。」
他期待所有讀者都能從家庭出發,跟自己和好,跟家人朋友和和氣氣。
從偶爾發生的一點點小美好之中,感覺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