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 霧非霧
夜半來 天明去
來如春夢無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這是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的詩,詩中所說的「花非花」「霧非霧」究竟是什麼,白居易沒有說,所以後人有許多揣測。但這樣一來,似乎也更增加了詩中的意境和它的神秘性。
在人世間,有許多這一類謎樣的事情,例如影響近代西方文化甚至全人類文化甚為深遠的希伯來文《聖經》的內容,也有許多令人不解之處,中國的古傳醫書《黃帝內經》也沒有作者,《道德經》雖影響中國數千年,傳說是老子之言,也無法證明,還有佛陀所說的許多佛經是否是佛所說,也有許多爭議。總之,太多太多的不解之謎.。至於問到「世界究竟從何而來?」「人如何能求長生不老甚至永生?」這些更是自古以來人類想解開的謎。
而任何事,只要像「謎」一樣的令人想找答案,就會令人著「迷」,於是在其中尋尋覓覓不得解脫。
那麼,這些「謎」,究竟有沒有解呢?應該說是有的,因為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特性。不解的謎就像黑暗,而黑暗是因為光明才有的。如果沒有「光明」,我們又如何能夠知道有「黑暗」呢?所以就像陽光照耀,有遮蔽之處的後面就是黑暗。陽光隨時都照耀著地球,黑暗是地球背向太陽而造成的。所以不生於太陽之上,卻生於地球上的我們,在生時,就註定了要過著有黑暗的日子。但是,我們也都知道,地球終究會轉向太陽,所以,黑暗之後就必定是光明的來臨。就像地球能夠升起雲雨,遮蔽太陽,但是雨終究會停,雨過了,就是天青之時。因此,世間一切的謎,其實答案早就有了,在謎產生的時候就有了,問題只在於我們是否「能夠」見到它的光明面,或是我們是否「願意」見到它的光明面!有時候,我們需要「做」一些事才能見到它的光明面,而有時候,卻是我們需要「不做」一些事才能見到它的光明面。就好像我們必需「做」助人的事,「不做」傷人的事,才能見到社會和樂安祥的光明面。
但是,生為人類的我們,人人都有不同的習氣,當我們必需去「做」或「不做」任何事,只要不是自願,我們都會覺得受到了「束縳」,不得「自在」。所以我們可說「求自在」也是人類的本性。那麼在「做」與「不做」之間,我們又如何求得真正的「自在」呢?
我們在找尋「自在」的路上,會見到許多人或事,幫助我們看到「自在」,看到「光明」。也會見到許多人或事,提醒了我們找尋自在的重要,或是提醒我們找尋自在的方法。本書故事之一的《花非花》中,白樂天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花非花》就是這樣的一件事。這些所見所聞,願與讀者共享。
夜半來 天明去
來如春夢無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這是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的詩,詩中所說的「花非花」「霧非霧」究竟是什麼,白居易沒有說,所以後人有許多揣測。但這樣一來,似乎也更增加了詩中的意境和它的神秘性。
在人世間,有許多這一類謎樣的事情,例如影響近代西方文化甚至全人類文化甚為深遠的希伯來文《聖經》的內容,也有許多令人不解之處,中國的古傳醫書《黃帝內經》也沒有作者,《道德經》雖影響中國數千年,傳說是老子之言,也無法證明,還有佛陀所說的許多佛經是否是佛所說,也有許多爭議。總之,太多太多的不解之謎.。至於問到「世界究竟從何而來?」「人如何能求長生不老甚至永生?」這些更是自古以來人類想解開的謎。
而任何事,只要像「謎」一樣的令人想找答案,就會令人著「迷」,於是在其中尋尋覓覓不得解脫。
那麼,這些「謎」,究竟有沒有解呢?應該說是有的,因為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特性。不解的謎就像黑暗,而黑暗是因為光明才有的。如果沒有「光明」,我們又如何能夠知道有「黑暗」呢?所以就像陽光照耀,有遮蔽之處的後面就是黑暗。陽光隨時都照耀著地球,黑暗是地球背向太陽而造成的。所以不生於太陽之上,卻生於地球上的我們,在生時,就註定了要過著有黑暗的日子。但是,我們也都知道,地球終究會轉向太陽,所以,黑暗之後就必定是光明的來臨。就像地球能夠升起雲雨,遮蔽太陽,但是雨終究會停,雨過了,就是天青之時。因此,世間一切的謎,其實答案早就有了,在謎產生的時候就有了,問題只在於我們是否「能夠」見到它的光明面,或是我們是否「願意」見到它的光明面!有時候,我們需要「做」一些事才能見到它的光明面,而有時候,卻是我們需要「不做」一些事才能見到它的光明面。就好像我們必需「做」助人的事,「不做」傷人的事,才能見到社會和樂安祥的光明面。
但是,生為人類的我們,人人都有不同的習氣,當我們必需去「做」或「不做」任何事,只要不是自願,我們都會覺得受到了「束縳」,不得「自在」。所以我們可說「求自在」也是人類的本性。那麼在「做」與「不做」之間,我們又如何求得真正的「自在」呢?
我們在找尋「自在」的路上,會見到許多人或事,幫助我們看到「自在」,看到「光明」。也會見到許多人或事,提醒了我們找尋自在的重要,或是提醒我們找尋自在的方法。本書故事之一的《花非花》中,白樂天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花非花》就是這樣的一件事。這些所見所聞,願與讀者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