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Twitter、Slack高績效團隊負責人,教你化解歧見的8種溝通心理技術 | 拾書所

意見不同,還是可以好好說:Twitter、Slack高績效團隊負責人,教你化解歧見的8種溝通心理技術

$ 284 元 原價 360

歧見就像雜草,從來不會完全消失,
吵贏了也不會真正改變其他人的想法。

溝通不同意見,了解自己怕什麼,比事實數據更重要!
在高壓情境、敏感議題上,也能夠不暴走、不隱忍、不假裝,好好說。


˙為什麼別人不願意改變想法?明明是我對?
˙當對方聲音變大、公開作對,如何化解焦慮緊張?
˙跟父母或朋友的關係緊張,乾脆不參加聚會,放棄溝通?

吵架是吵不贏的!偏見讓我們沮喪和激動。
改善5%的溝通習慣,就能讓生活品質提升50%,團隊更有效率!

當期望與現實不符,就會引起我們的焦慮,甚至暴走和爭執,其實這是自己心裡有隱而未見的因子,導致預設立場、對新訊息產生錯誤反應。例如聽到反對疫苗者的言論就產生焦慮感;或者人們因為不同政治背景,就猜測他人的水準比自己差很多。

反對你的人,其實最清楚你的盲點,反而能激發更好的點子!
作者過去20年來曾在Amazon、Twitter 和 Slack 等科技公司的高績效團隊擔任主腦人物,在緊張的工作環境中,促成各部門和客戶達成有意義和具有建設性的合作。同時,作者一直在研究認知偏見、邏輯謬誤,以及系統性思考,並將其應用在工作和人際溝通上。他曾發表一篇綜合世界上 200 多種已知認知偏見的文章,有超過150萬人閱讀,包含心理學界、經濟學界、大眾讀者等,世界各地都有學者和研究人員引用此文,作為重新建構認知偏見的方法。

8種對話練習,讓爭執轉化為正向的健康關係
作者介紹8種溝通技術,包括觀察引發焦慮的原因、分辨自己的內在意見、善用認知偏見、只說己見且不推測他人想法、尋找交集、提出好問題、建立有安全感的分享空間、實際參與困難的議題等,並且透過練習,讓讀者達到:

◆ 減少生活中重複且令人沮喪的爭執。
◆ 與立場完全相左的人,達成共識,或找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法。
◆ 化解生活和工作上的緊張情況,對自己充滿自信。

不用大吼大叫,也不會心累洩氣。當你學會在各種關係中有效表達不同的意見,溝通效果倍增,同時還可以提升你所有其他的技能。
有不同意見也能好好說,是你能學習、運用的最強手段之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