粹的構造 | 拾書所

粹的構造

$ 237 元 原價 300
名著《「粹」的構造》是分析日本傳統文化現象 ─ 「粹」(iki)的經典佳作

哲學家九鬼周造受到海德格解釋學的啟發,嘗試用柏格森與胡塞爾、海德格《存在與時間》的概念系統,以及用更鮮明、規格化的解讀方式,指出「粹」的意涵為「普遍化的語言精神」,與具體事實性的「民族特殊個性的存在」。

《「粹」的構造》的核心為戀愛論。九鬼以江戶末期深川地區的藝妓的特質為基礎,橫跨歌舞伎、清元、浮世繪、文樣等各藝術層面,勾勒出「粹」的理想。

九鬼強調這是大和民族存在樣態的一種自我主張

在江戶「色道」遊樂哲學中,所謂「粹」的虛幻美學意識的特質有三:
對異性的 ─「媚態」
江戶文化道德的理想氣概 ─「骨氣」
放棄對命運執著所表現出來的漠不關心 ─「死心」

日本明治維新以降,知識分子亟欲迎頭趕上西洋文明,這種強烈的危機意識,同樣顯現在本書作者哲學家九鬼周造的身上。《「粹」的構造》同時也是1930年代日本思想家對現代主義的抵抗,即所謂的「近代的超克」。而九鬼的東洋同一性「帝國主義」的主張,也顯現出強烈的「慾望敘事」的特質。

書中提到了「粹」周邊的日本文化本質與近代性,這顯然是九鬼意圖匡正當時逐漸被日本人漠然忽視與淡忘的錯誤,進而希望從日本傳統文化中重新發掘「粹」的美學意識之源泉所在。《「粹」的構造》正是近代日本知識分子在面對西方文化所產生的焦慮感下,對母國文化的再詮釋與再解讀的產物。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