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的價值:放棄不等於失去,也不是認輸。藉此重新審視自我、省去無謂的期待與付出,反而是求贏避險的策略。 | 拾書所

放棄的價值:放棄不等於失去,也不是認輸。藉此重新審視自我、省去無謂的期待與付出,反而是求贏避險的策略。

$ 284 元 原價 360

再見了,「堅持」和「奮戰到底」。

你隨時可以重新開始!

看似後退,其實是向前的人生放棄美學

 

正確的判斷建立在「正確的放棄」,

無法放棄,就只能困在原地,難以向前推進。

一旦陷入怎麼做都不順利的窘境,

不妨想想應該放棄什麼,或許就會因為選擇放棄而得到救贖。

 

人生在世,就是必須不斷地選擇「要放棄什麼」。

保持柔軟思考、客觀地掌握現況,必要時果斷放棄,

才能削除多餘的成分、看見事物的本質,

拓展出更多的路,朝著合理、有利的方向邁進。

 

要如何放棄?究竟該努力到什麼程度?就這樣放手沒關係嗎?」

獻給所有正抱持著這些疑惑的人——

停止對未來的過度想像,才能掌握當下最有益的一切。

有時候,放棄不是向夢想道別,而是實現成功的關鍵。

 

任誰都會脫口而出「別放棄!加油啊!」這種激勵人心的話語,
但「放棄」真有那麼糟嗎?
只要能說服自己,判斷放棄有其意義,那最好還是放棄吧!
所以叫別人「千萬不要放棄」,不是很沒道理嗎?

 

許多人掛在嘴邊的「放棄」,往往只是捨掉祈願、憧憬,也就是放棄「想」這件事,

然而「放棄」的真意,是指「放下已經著手執行、或是詳盡思量過的事」,
若沒有實質計畫、付諸行動,根本稱不上是「放棄」。

 

反骨生活思考家森博嗣,以自己對「放棄」的理解與實踐出發,

藉由【放棄與夢想之間的關連】、【為何「無法放棄」的煩惱】、【放棄的對象、方法與時機】、

【放棄後要如何改變】、【不對他人有所期待的生存之道】等視角,

引導你全盤思考工作與人生,為自己做出有效的取捨、體會放棄的價值——

 

「別想著失敗」是錯誤的教導;「不斷放棄,才能實現夢想」反而更貼近現實。

比起努力不懈,成功更是由一連串的放棄構築而成。

對於放棄的煩惱,往往不是「想放棄」,而是「無法放棄」,也就是有所眷戀、懷抱期待。

事前做好放棄的準備、模擬失敗時的心情,可以減少事後懊惱、後悔的機會。

什麼都還沒嘗試,就「覺得自己做不到」,是最沒有意義的放棄

「不放棄」的頑固姿態,有時其實是「不願思考」的藉口。

 

為了實現夢想,必須有某種程度的「放棄」,

當然也會有絕對不能讓步的事物,釐清其中差異、做出理性決定,
你會更有能力守護重要的事物,同時提高達成目標的機率。

 

【只有一件事,絕對不能放棄——森博嗣

閱讀這本書,要怎麼做、怎麼想,取決於你自己,一切自由,想怎樣就怎樣。我再強調一次,重要的是接受不一樣的事物,不要期待別人和自己一樣。

「放棄」這個行為無關善惡,也沒有對錯之分,只能根據當下的情況,努力做出困難的判斷,這是只要活著就無法避免的事。所以我唯一的建議是「思考」。唯獨「靠自己動腦思考」這件事,絕對不能放棄。

 

  • 森博嗣的放棄美學

◎我是對於想得到的東西不斷地伸出手,而非是逃離討厭的事物,才走到現在這個境地。為了得到什麼,勢必要放棄什麼。正因為明白自己只能抓住伸手可及的東西,才會逐步提升能力;唯有體會過手伸得再遠也無法觸及,只有放過的經驗,才能看清現實世界。

◎我從來沒做過讓自己後悔的事。我會肯定過往的一切,因為這是自己的想法、自己決定的事,當然也無法重新來過。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你想焦慮;之所以懊悔,是因為你想懊悔。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去趟UNIQLO就能挑選各種顏色的襯衫,色鉛筆也標榜一盒裡面有許多顏色;一旦習慣這樣的狀態,就會忘了混合顏色,進而創造專屬於自己的顏色。結果就是「自我風格」消失了,而這個世間還會親切地告訴你:「沒有那種顏色,你只能放棄。」比起「挑選」顏色,「創造」顏色可是麻煩多了,不但花錢、費時,而且容易失敗,所以大家都變得不想創造,只想挑選。

◎我的人格特質就是不對別人抱持期待、不求別人的理解,也不會想要別人做這做那,只要做他喜歡的事就行了。所以相對地,別人也不要管我。我們家都是依循各自的生活步調作息,比起所謂的「羈絆」,我們更尊重彼此的自由,這就是我們家的「愛」,或許也可說是一種「羈絆」吧。

◎要是對自己的寫作過於執著、追求完美,就會遲遲無法放手,陷入偏執狀態。人類會逐漸成長,書寫期間也會出現變化,在這種狀態下,又怎麼可能會有完美的東西。存在於世的作品,都是作者取捨之後的結果,要是不放棄,就無法公諸於世,這和從未存在是一樣的。

◎人們眼中看見的景象都不一樣,思考、想法更有上千百種。以「平均」、「常識」的尺度來衡量一個人,然後給他貼上「不尋常」、「怪胎」的標籤,一點意義也沒有。其實,覺得自己有點怪也沒什麼大不了,應該說,根本就沒有一切都符合平均值的人。

◎似乎只有成功之人才能暢談己身經驗,這根本是錯誤觀念。應該也要分享一下試著挑戰卻沒成功,還是覺得很開心的故事,到處都有持續努力著,而且樂在其中的人,我們更應該多關注這樣的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