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必須更有力量:勇氣、耐性、同理心,深度善意是助人的王道 | 拾書所

你的善良必須更有力量:勇氣、耐性、同理心,深度善意是助人的王道

$ 300 元 原價 380

「每個人都想當好人,但有時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得培養強大的心理肌力。」

「善良不是平凡的小事。」──克拉夫特

 

不管到哪裡,你都能看到大量的「行善」標語,諸如「說好話、做好事」,而社群媒體上也有大量的「長輩圖」,希望我們隨手做善事。這些大量生產的「善良概念」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卻無法切中要點,甚至造成反效果。

 

而現代人不喜歡「做善事」有三大原因:

 

沒有能力:不知道如何行善,缺乏表達善意的語彙,連讚美都不會。

沒有安全感:擔心表達善意被拒絕、被恥笑。

沒有決心:不是舉手之勞就不幫,或是找藉口推託。

 

因此,從這三方面來看,「深厚的善良」是一種技能。你必須培養同理心和溝通技巧,才能克服「沒有能力」的問題;你必須學會放下身段、培養韌性,才能克服「沒有安全感」的問題;最後,你得懂得管理時間,分事情輕重緩急,才有「決心」去幫助別人。

 

在每一個章節,作者都有提出簡單的善意練習,最後也請大家發揮創意,透過「對象、時間、表達方式」等各種元素的排列組合,每天落實一項善行,連續執行一個月。他強調,既然善良是選擇,也是一種技能,所以得透過習慣來培養,而唯有深厚且有力的「善良肌力」,才能真正幫助他人,而自己的社交力、情緒調節力與心理素質都會跟著提升。

 

從今天開始,不妨從身邊的人開始練習,你的善良終會越來越有力量……

 

「具體地告訴對方,他有種特質對身邊的人非常重要。」

「陪對方一起淋雨,讓他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請朋友列出三個你可以幫忙的事情,讓你表現一番。」

「別怕出糗,就算你模仿麥克傑克遜很好笑,還是能讓朋友破涕為笑。」

「捐錢給你欣賞的公益團體,並留下你支持與感謝的訊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