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米.拉瑪瑜伽實修系列(五冊):《冥想(全球暢銷20年經典版)》、《調息.呼吸的科學》、《業力》、《王道瑜伽》、《神聖旅程》 | 拾書所

斯瓦米.拉瑪瑜伽實修系列(五冊):《冥想(全球暢銷20年經典版)》、《調息.呼吸的科學》、《業力》、《王道瑜伽》、《神聖旅程》

$ 1,386 元 原價 1,540

本套書組合:《冥想【全球暢銷20年經典版】:認識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和諧共處,獲得真正的滿足》+《調息‧呼吸的科學:想要調控自己的身心,先從控制呼吸開始》+《業力:掙脫心的束縛》+《王道瑜伽:身心靈全方位實修的八肢瑜伽法》+《神聖旅程:揭開生命與死亡的奧祕》

 

集結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 生前著作系列

從進入冥想、調息和認識業力繩索的源頭

學習控制心的所有面向, 及實用的修行之道

讓我們一步一步了解生命的真相和死亡的意義!

 

《冥想【全球暢銷20年經典版】:認識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和諧共處,獲得真正的滿足》

 

暢銷歐美20餘年

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

專為冥想入門者撰寫的指南

 

冥想能讓心念轉向內在,進入到自我更深層次的存在,

達到意識的最高境界,

使人獲得智慧、力量、平靜與滿足。

 

‧除了練習冥想,沒有其他能夠真正控制全部意識的方法。

‧只有練習冥想,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感,因為它會產生最高級的愉悅,並帶來無畏。

‧只有冥想能讓我們充分體驗當下並連接永恆。

 

斯瓦米‧拉瑪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瑜伽大師之一,曾於喜馬拉雅山區修行前後達四十餘載,融合東方修行及西方現代瑜伽理念,傳授任何人都可以練習的冥想方法。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介紹如何進行內在修習的指南書,提供了相關練習的系統性指導,也回答了入門階段最常見的問題,將幫助你度過最重要的基礎階段。斯瓦米•拉瑪大師從冥想概念入手,談及呼吸、體位、飲食、睡眠、精神等各方面在冥想練習中的表現,也詳細說明放鬆及呼吸等練習方法,既有心靈的指引,也是一套切實可行的指南。有了這些技巧,你就能夠隨時開始練習了。

 

《調息‧呼吸的科學:想要調控自己的身心,先從控制呼吸開始》

 

匯集東西方觀點──

有關呼吸的鼻子與胸腹腔解剖生理學、瑜伽能量學、調息法

揭露如何運用呼吸來調節生命能量的祕密

 

呼吸不只是單純的生理現象

呼吸的節奏及速度,反映著一個人的身心狀態;

若能調控呼吸,就能改變人生。

 

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連結

斯瓦米‧拉瑪與兩位美國知名醫師,分別從東方與西方的觀點,對「呼吸」進行全面的審視,包括胸腔與腹部的物理運動、呼吸道的生理與解剖學、各式呼吸習慣的生理與心理作用、鼻子構造與呼吸氣流的關係、呼吸氣流與神經系統活動的複雜模式、瑜伽觀點中潛藏在身心背後的載具「氣」(prana)等,說明了呼吸對生理健康及高階意識狀態的重要性。斯瓦米‧拉瑪也在本書中分享喜馬拉雅瑜伽士所練習的調息法,讓讀者可以立即從中受益。

 

不論是幫助釋放食物中的能量、影響心肺系統的功能,或是改變自主神經系統、情緒狀態等,呼吸在維繫人體器官的完整運作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呼吸是所有生理活動的基本,並因為它碰觸到人體眾多層面的運作,我們可以透過它來觀察與操控這些層面。

 

呼吸與心相互依存,掌控呼吸,心就會開始變得專一;假使呼吸不規則或斷斷續續,則心就會散亂。能控制呼吸與「氣」的人,就能控制住他的心;能控制心的人,就能控制住他的呼吸。調息能幫助練習者控制「氣」,進而達到更高層次的靈性修持。

 

本書將呼吸理論知識視為可被應用的個人成長工具,詳實描述了一系列實用的練習與技巧,以便讀者可有系統地控制呼吸及「氣」生命能量。這些練習都有助於擴展對呼吸的覺察,並以有益的呼吸方式來取代無意識的呼吸習慣。由於呼吸是身體與心念之間的連結,因此也可以被用來介入身體與心念的運作,隨著我們對呼吸的覺察及控制,這種介入將可以深化生理與心理的改變。

 

《業力:掙脫心的束縛》

 

印度瑜伽大師-斯瓦米‧拉瑪

帶你認識業力繩索的源頭

 

透過靜坐,學習控制心的所有面向,

同時在世間實踐無執之道,

就能獲得解脫。

 

‧希求行動成果的自私欲望,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所謂無執之道,就是善巧無私且帶著愛地執行行動,並放下對行動成果的執著。

‧一個能因為放下行動成果而感受愉悅的人,才可能證得圓滿。

 

何謂「業」

「業」(Karma,或音譯卡瑪),也就是「實行(doing)與存在(being)的行動」,經常被比喻為由眾多繩線串成的繩索,用以形容自身被困在業繩的綑綁中,被生命的痛苦以及經歷輪迴轉世的必然性所折磨。

 

業力是我們內在完美正義法則的展現,它是宇宙法則在人類小宇宙中的投射,並不包含武斷或懲罰的意味;這是宇宙通用的保證,保證每一個行為的結果最終都會回到其來源。因此,沒有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是偶然的。這並不是一種宿命的概念,因為無論發生何事,都是我們先前選擇和行動的結果,也是為了完成個人經驗的必然。

 

業繩的繩線,就是行動、想法、欲望,以及深藏於潛意識心中的隱伏人格傾向。在這些構成「業」的各種面向作用下,心一直處於持續被煽動、不斷向外尋求撫慰的狀態,結果讓許多物質、想法、幻想和享樂爭相奪取了人心的注意,於是人們變成了這些東西的奴隸。只要心依然處於這種分心與渙散的狀態,我們就喪失從業力中解脫的希望。

 

我們身上已然發生的事情,是過去行動的實現;未來的一切也同樣會是目前行動的結果。先前行動所創造的業無法被改變,但是我們有能力決定未來的業。

 

獲得智慧,從痛苦的束縛中解脫的三個原則:

1.放棄行動的成果。

2.善巧地履行責任,讓完成責任成為行動的唯一理由。

3.放下自我享受的欲望。唯有放棄對享受標的物的自私欲求,我們才可能獲得自由。我們必須學習放棄對自私享受的渴求,並開始無私地為了他人執行行動。

 

本書簡介

為了展示每個人都必須透過研讀自我,來為自己解開束縛,斯瓦米‧拉瑪在書中分析了業的架構和心的作用,並說明自我解脫的三個重要的階段。

 

斯瓦米‧拉瑪告訴我們,只有當一個人可以超越心的限制,到達至高的超意識境界,也就是所謂的三摩地,那寧靜之境,一個人才能夠真正證得業力解脫。唯有透過靜坐的練習到達此境後,真理的尋求者才能獲得至上本我的直覺覺知,並且通往自由。那是得以完全無私執行行動的自由,那是真愛的自由。

 

(節錄)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