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拒絕在生活中思惟死亡
那麼當它逼近時,我們不可能會有任何正念
-阿念仁波切
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說,因為死亡,我們才有可能去把握到存在的意義。奧修(Osho)說,生命裡唯一確定的事就是死亡。它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的事,而是隨時會臨到你我的。在心底深處,我們都希望有個善終,好好走完這一段路,那麼面對人皆有死的真理時,與其否認、拒絕、憤怒、沮喪到承認,無助地走到人生的終點,我們為什麼不平安自在地面對我們自己和我們心愛的人的死亡?
佛陀當年見老病死諸相而生大厭離,決定求菩提道;對於一個佛教徒而言,死亡的過程是修法證道的最好時節,在死亡那裡,我們體認到生命的遷流無常,對於眾生的死亡,我們也可以生起慈悲心。
藏傳佛教的阿念仁波切是個慈祥的長者,他告訴我們不要以為死亡離我們很遠,而不去思考自己生命的問題,待得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卻錯過了開悟解脫的機會。於是他對我們開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對於死亡的正念,為死亡的到來預作準備,他也概說死亡到來的種種徵相,和死後的種種境界。仁波切更對我們開示藏傳佛教當中甚為殊勝的「頗瓦法」,在面對自己的死亡,能夠一心不亂,諦觀無常而得究竟解脫,或以慈悲心幫助他人往生彌陀淨土。此外,仁波切也具體而務實地提到臨終前的醫療建議,以及親人和照護者、修行者該如何幫助臨終者處理死前與身後事。
無論是正信的佛教徒,或是願意認真思考你們的死亡問題、為自己的死亡作準備的朋友們,不要錯過了仁波切對你們的諄諄教誨和勉勵。而如果你們有心愛的人正要徬徨恐懼地踏向旅程的盡頭,仁波切的開示也將會是生死大海裡讓你們依止的洲島。
本書特色
1、解釋藏傳佛教對於死亡的觀念。
2、具體的臨終規畫、遺囑準備之建議指南。
3、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藏傳佛教至為殊勝的頗瓦法和修行指導。
4、從藏傳佛教觀點探談現代的安寧療護。
那麼當它逼近時,我們不可能會有任何正念
-阿念仁波切
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說,因為死亡,我們才有可能去把握到存在的意義。奧修(Osho)說,生命裡唯一確定的事就是死亡。它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的事,而是隨時會臨到你我的。在心底深處,我們都希望有個善終,好好走完這一段路,那麼面對人皆有死的真理時,與其否認、拒絕、憤怒、沮喪到承認,無助地走到人生的終點,我們為什麼不平安自在地面對我們自己和我們心愛的人的死亡?
佛陀當年見老病死諸相而生大厭離,決定求菩提道;對於一個佛教徒而言,死亡的過程是修法證道的最好時節,在死亡那裡,我們體認到生命的遷流無常,對於眾生的死亡,我們也可以生起慈悲心。
藏傳佛教的阿念仁波切是個慈祥的長者,他告訴我們不要以為死亡離我們很遠,而不去思考自己生命的問題,待得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卻錯過了開悟解脫的機會。於是他對我們開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對於死亡的正念,為死亡的到來預作準備,他也概說死亡到來的種種徵相,和死後的種種境界。仁波切更對我們開示藏傳佛教當中甚為殊勝的「頗瓦法」,在面對自己的死亡,能夠一心不亂,諦觀無常而得究竟解脫,或以慈悲心幫助他人往生彌陀淨土。此外,仁波切也具體而務實地提到臨終前的醫療建議,以及親人和照護者、修行者該如何幫助臨終者處理死前與身後事。
無論是正信的佛教徒,或是願意認真思考你們的死亡問題、為自己的死亡作準備的朋友們,不要錯過了仁波切對你們的諄諄教誨和勉勵。而如果你們有心愛的人正要徬徨恐懼地踏向旅程的盡頭,仁波切的開示也將會是生死大海裡讓你們依止的洲島。
本書特色
1、解釋藏傳佛教對於死亡的觀念。
2、具體的臨終規畫、遺囑準備之建議指南。
3、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藏傳佛教至為殊勝的頗瓦法和修行指導。
4、從藏傳佛教觀點探談現代的安寧療護。